
初心和理想
期次:第1482期
查看:111
· 張棟杰
“平易近人”是習近平總書記給我的最直觀感受。他講話親切平和,不時針對師生發言內容提問,關心青年教師的住房、登山隊員的安全保障等細致入微的問題,這份關懷讓我倍感溫暖和鼓舞。
總書記談到,近代以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與莫迪會晤時,他說中印兩國過去雖然對世界經濟總量的貢獻很大,整體很富裕,但是“富未必強”。中印兩國淪為半殖民地、殖民地就是最好的例證。歷史和人民選擇了我們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四個自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到底,是我們所處時代的必然邏輯。
青年是實現偉大復興最關鍵的一代,青年是國家希望、民族未來??倳泴η嗄耆颂岢鏊狞c寄語:“愛國”“勵志”“求真”“力行”。作為團學骨干,需要聚攏起身邊的優秀青年為共同的理想奮斗奉獻。我作為愛心社社長,對這一點深有體會,公益志愿活動需要不斷地奉獻甚至犧牲,激勵我們走得長遠的,莫過于“奉獻愛心,呼喚愛心,自我教育”的那份初心。初心不改,使命不忘。
2016年暑假,我隨愛心社“愛心萬里行”團隊赴海拔3000米的青海省格爾木市支教,初到高原,強烈的高原反應讓我和搭檔發起高燒。但我們沒有放棄,堅持到底,整個團隊始終在一起,圓滿完成支教任務。忍著高原反應,我的搭檔準備了舞蹈課,完成后整個人瀕臨虛脫,那天我在班級日志上看到孩子們這樣寫道:“看得出來老師剛上高原很不舒服,但還是堅持把舞蹈課上完,老師真的很棒。”正是這種奉獻犧牲的精神,為一個目標執著奮斗的精神,讓愛心社走過25年風雨依舊屹立在時代浪頭。新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復興最關鍵的時代,我們一定會把青春理想、青春精神、青春奮斗的青年生命力接力傳遞下去。
總書記強調,高校培養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社會主義反對者和掘墓人。我在大學期間通過黨校培訓系統學習黨的知識,于去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目前擔任元培學院本科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同時負責學院內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工作。在與周圍同學的交流中,我逐漸體會到,學生黨員是黨組織與同學間聯系的紐帶,我們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黨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把周圍同學聚攏在一起,在黨的旗幟下“乘時代長風,放飛青春夢想”,為祖國復興添磚加瓦、鋪路架橋,是每個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做身邊同學的表率,以總書記“四點希望”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引導帶動身邊同學踐行“愛國”“勵志”“求真”“力行”。
如何讓我們黨員在同學中更有存在感,團結更多優秀青年為共同的事業奮斗,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黨組織理應是最有戰斗力最有生命力的戰斗堡壘,我認為,首先要讓同學們看到基層黨組織的能力,把工作做細做實,讓引領示范的旗幟高高飄揚。其次,發揚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要出現在最困難的地方、最需要的地方,做“靠譜哥”“靠譜姐”,讓同學實實在在感受到榜樣的力量。第三,黨組織積極整合資源,同學在此得到更多實踐、實習機會,“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活動中有所收獲,實現個人成長。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際遇,當今時代是年輕人的時代,是年輕人大展身手、大展宏圖的時代。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又是圓夢者。追夢需要激情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奉獻。“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作為肩負偉大復興希望的北大學生,我們做奮斗者做實干家,把個人理想同祖國前途、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相結合,在新時代干出一番事業,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腳踏實地的奮斗中夢想成真。
(作者為北京大學元培學院2015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