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tvblx"></video>

  • <form id="tvblx"><span id="tvblx"><track id="tvblx"></track></span></form>

      <form id="tvblx"><pre id="tvblx"><noscript id="tvblx"></noscript></pre></form>

        <em id="tvblx"><source id="tvblx"></source></em>
      1. 生命起舞的日子 我們未曾辜負

        期次:第1490期       查看:478

        文章描述了畢業生對北大燕園的深情回憶和告別,強調了珍惜生命、追求夢想和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性。畢業后的燕園將永遠留在他們的記憶中。



        王聰 王聰 攝 攝


        當我們剛剛從最后一個期末季中脫身,一抬頭,“畢業”兩個字,就這么突兀地落在了我們的日程表里。那張日程表原本已經安排得滿滿當當:下周一五四操場的晨跑,為新一周的燕園生活開個好頭;周二晚上去趟物美超市,又到了買買買的時候了;周三去圖書館借回那本心儀已久的書;周四約上好哥們兒去邱德拔打場球;至于周五,在圖書館泡上一天,搞定本周復習和下周預習的功課,周末就可以有大把時間留給自己傾心的興趣愛好或者“那個人”……
        而現在,“畢業”為一切畫上了倉促的句號。
        是的,日常生活已不再“日?!?,到了我們和北大告別的時候了。生活的改變猛然將我們驚醒,在最初的茫然無措后,豁然發現在這燕園里的四年歲月已經到了終章。分別的鐘聲日益臨近,在心房上越擊越重,而我們的牽掛卻越纏越緊——要以怎樣的姿態去回首,才能不辜負那些燕園里的寶貴時光?
        一風一物,一處一情。燕園歲月里,校園中的每個角落都曾留下我們的足跡和無數難忘的回憶。夕陽中未名湖畔隨風蕩漾的金柳,深夜里博雅塔上璀璨閃爍的霓虹,寒冬中食堂給予我們溫暖,酷暑里游泳館帶給我們清涼,還有二教、理教乃至“肯教”,那是靈感迸發、思想碰撞的地方……學于斯,長于斯,吃不夠燕園的一蔬一飯,看不盡未名的一草一木,對于我們來說,北大不僅是求學之地,更是棲息之所,在下課鐘聲響起后,我們在課堂之外以身心丈量著燕園的寬與廣,這寬廣不僅是對地理面積的簡單測度,更映襯出作為精神家園的北大賦予我們的心靈自由——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們立身于有限的燕園方寸,立身于未名湖、圖書館、教學樓,卻能放眼環顧、盡情擁抱園外的無限天地。正如那句在所有人心底傳唱的歌詞:“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毙⌒〉膱@子,不僅涵養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懷,更因此成為我們心靈魂牽夢縈的歸處。
        一顰一笑,一貌一情。燕園提供了滋養我們成長的土壤,而這園子里的人無疑就是辛勤的園丁。當無數初入燕園、學識懵懂的孩子站在學術的門口張望時,是那一張張親切和藹的面孔,拉著我們的手,引領我們邁過門檻,步入恢弘壯麗的學術殿堂。我們的疑惑得到詳盡的解答,靈感得到真誠的鼓勵,在無數內容殊異的課堂上,老師們奉獻出一顆顆火熱的心,舉過頭頂,如燈塔一般照亮我們人生前行的路。兩千多個小時聆聽恩師傳道授業,從往圣絕學中汲取思想精華;學業起伏、情場得失、人際交往的融洽與矛盾共同把我們偶然的焦灼梳理成平順。有師豈能無友,我們不僅在師長的教導中逐漸成長,更在與同學的交流中領悟合作和信任,收獲學識和友誼。他們是學途上的旅伴和競爭對手,是生活中相互扶持的姐妹兄弟,也是社團里志同道合的知己。如果說與長輩的交往使我們學會尊重和謙卑,那么同輩的友誼則使我們懂得溝通與自信的意義。同樣不能忘懷的是保安小哥、食堂大媽、保潔阿姨和園丁大叔,這些在園子里默默服務的人,從來不是我們生活中的“不相關者”,聞道有先后而不分貴賤,術業有專攻而毋論高低,當我們為他們的權益鼓呼和奔走,他們就已經成為我們的燕園歲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有在燕園中的相遇,都為即將步入社會的我們,提供了最為珍貴的記憶。
        人情風物,交織糾纏,這是所有畢業學子心底最深的結。但我們能夠做到的,除了留戀回望還有更多。我們要盡力活出完整的生命,而不是只做部分的自己;要活在當下,活在中國,活在世界,活出生命中的每一刻,而不是讓“活著”成為聯系死亡的端點。如果只是專注于無聊瑣事,最后只會變得碌碌無為,讓我們勇于嘗試,追逐夢想吧。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解決影響我們一生的重要問題,去為了各自信仰、熱愛的事業而奮斗,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靈魂的閃光超脫于個性缺點的束縛,越過一切阻撓,到達神圣光明的地方。我們將信仰它的存在,了解它,認識它,滋養它,堅持不懈與人分享它的果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己、也實現一個北大人的人生價值。只有這樣,在我們數十年后回首時,才有資格說,我們沒有辜負燕園,沒有辜負燕園塑造我們的那段時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比绻感0萘藷o數人的無數種生命的可能,那么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去盡力實踐這一代代人前仆后繼、一代代人捍衛的信念,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豐富而厚重呢?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當我們已經站在畢業的節點,這個園子中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將成為一生中最為珍貴的記憶。告別大學的我們,永遠不會和燕園說再見。當北大人的印記已經鐫刻在人生的車轍中,我們堅信,當一切都成為往事,所有人都將用自己的人生,去為燕園添上一抹屬于自己的鮮艷的北大紅。
        (北京大學歷史系2014級本科生 史方正)
        報刊導讀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