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次:第1491期
查看:155
人民醫院血液科榮獲“2018年度法國圣安東尼-EBMT杰出護理團隊”稱號
本報訊 7月7日,第六屆中法血液學高峰論壇和首屆中法泌尿外科學高峰論壇同時在江蘇蘇州開幕。會上,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科榮獲“2018年度法國圣安東尼-EBMT杰出護理團隊”稱號,來自中法兩國血液科、泌尿外科領
域的數百名專家學者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歐洲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EB?MT)全球委員會通常于每年EBMT年會后在全球范圍內評選出該獎項,表彰在血液學領域一直以來致力于提供高品質醫療護理并無私奉獻的杰出護理團隊及個人。
北大血液病護理團隊歷經37年發展,在一代又一代護理人的堅持和執著努力下,在打造國際一流的專業護理團隊道路上不斷邁進。(胡偉)
宗秋剛榮獲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2018年維克拉姆 · 薩拉巴伊金質獎章
本報訊 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第42屆大會暨成立60周年慶典大會開幕式與頒獎典禮于美國帕薩迪納當地時間7月15日晚舉行。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宗秋剛教授因其在地球內磁層波粒相互作用以及磁層對太陽風間斷面響應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榮獲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聯合頒發的2018年維克拉姆·薩拉巴伊(Vikram Sarabhai)金質獎章。
宗秋剛和他的科研團隊近十年來在磁層超低頻波動的性質及其與磁層粒子相互作用領域開展了深度研究,利用歐空局(ESA)的星簇(Cluster)衛星、美國宇航局(NASA)的范艾倫探測器等國際衛星計劃以及自主研發的安裝在中國北斗衛星上的北大成像電子譜儀(BeiDa-IES)的觀測數據,在超低頻波的激發機制、時間演化、空間分布及其與電子和離子相互作用的共振理論等多個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宗秋剛領導的團隊近年來在“殺手電子快速形成機制”“熱流異常激發磁層ULF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系統地推進了學界對磁層粒子動力學過程的認識。歐空局曾將宗秋剛關于在地球磁層空間中“殺手電子”產生機制的科研成果評為星簇衛星在軌十年以來的五大里程碑之一。(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