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留學生漢娜· 格塔丘給習近平主席的信
期次:第1493期
查看:123

漢娜 漢娜 · · 格塔丘在燕園 格塔丘在燕園

漢娜 漢娜 · · 格塔丘給習近平的信 格塔丘給習近平的信
[編者按] 2016年,漢娜 · 格塔丘(吳漢娜)來到北京。她的父親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對中國近些年的發展和成就非常了解,在父親的影響下,漢娜選擇到北京大學學習國際法。她說自己的目標是“一帶一路”服務機制國際事務官員,致力于中非關系的發展。今年6月2日,漢娜等同學了參加“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感觸良多,于是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了一封信,8月28日,習近平給漢娜等青年代表作了回信?,F將漢娜給習近平的信摘登如下。
敬愛的習主席:
我叫吳漢娜,來自埃塞俄比亞,目前就讀于北京大學。我想代表參加“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的各國青年代表給您寫信。
2018年5月21日至26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主辦方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在長沙和南京召開。這兩個城市不僅擁有豐富的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在當今日益開放的新時代,迸發出蓬勃的創造力。
本次論壇為來自非洲、阿拉伯、亞太地區和歐洲地區的絲路沿線國家的青年提供了親身體驗深厚中國文化的機會。青年們通過文學、媒體藝術、創意產業、藝術、博物館和當地遺產遺址多方面全面感受了中國文化,這有利于提升人類尊嚴,加深民族之間的理解,促進和平共處和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名埃塞俄比亞人和泛非主義者,我抵達中國時正值中國的非洲社群蓬勃發展之際。埃塞俄比亞和中國之間有著很強的政治和經濟合作。埃塞俄比亞總統穆拉圖 · 特肖梅就是埃塞俄比亞和中國之間長久友誼的典型代表,穆拉圖總統擁有著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哲學學士和國際法博士兩個學位。
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兩國之間的相似之處:我們同樣為自己的文化遺產而驕傲,有著悠久的國家歷史,經濟飛速發展,并且對留給下一代的未來滿懷信心。青年不僅意識到遺產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有責任為下一代留下我們自己的遺產。從許多方面來看,我們的生活是我們的先人所塑造的。穆拉圖總統選擇在北京大學攻讀學位,指引了我們這一代埃塞俄比亞青年學生追隨他的求學之路。作為北京大學的法學研究生,他指引和塑造了我的道路。
建校120年,北京大學一直是中國思想交流的中心。今年5月120周年校慶期間,您的到來讓我們可愛的校園蓬蓽生輝,這是我們的榮幸。您給留學生的贈語引發了我們的共鳴。您當時說,“要了解中國,就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人文思想和發展階段”,這一點我們有深切的親身體會。數千名外國留學生選擇在北大學習,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
……我對中國和非洲飽含深情,無論在何時何地,我都想以我有限的知識和能力為中非建立紐帶、彌合分歧。我堅信中非之間合作潛能巨大,“一帶一路”倡議會成為新時代雙方可持續發展的主渠道。
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和非洲之間延續、新設了一些定期高級別交流機制。比如今年9月將在北京舉辦大家期待已久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國已經成為日益活躍、在各自領域嶄露頭角的非洲群體的新家。我的第二故鄉北京也已轉變成了一個非洲人互相融合的地方,他們在此攜手,共同實現學術追求,職業發展和個人理想。自 2018 年初以來,北京是黑人超級英雄電影 《黑豹》 在中國首映票房最高的城市,也是第一個舉辦非洲文化博覽節、北京非洲周,和第一個成立“中非職業與就業基地”的城市。北京的這種活力還孕育了“Black Livity China(非洲裔人在中國)”這一在線平臺,其使命是全方位收集非洲裔人在中國及與中國有關的經歷。
……在“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的開幕晚宴上,中國的東道主來到我們餐桌旁舉杯逐一向我們致意。我將酒杯舉至稍低于東道主酒杯之處與他碰杯,以示我的敬意。東道主之后轉向了我身邊的摩洛哥青年,這位男士面帶微笑向東道主回以點頭示意,但并未舉杯。東道主微笑了一下,接著與下一位青年碰杯致意。
在中國文化中,拒絕這樣的敬酒是不禮貌的。可正處于齋月期間的這位摩洛哥青年在日落之前禁食。所以我低聲在摩洛哥青年耳邊說,他應該和主人碰杯,但之后可以不喝。幸好敬完酒后主人還在我們的餐桌旁。于是,他及時與主人碰杯表示感謝。
有時友誼就是在這樣的微小時刻建立起來的,但同時也是這樣的微小時刻,我們可能會失去友誼。假如雙方都不了解對方的文化,彼此就會產生誤解。然而通過耳語和碰杯,中國和摩洛哥之間的友誼更近了一些。
中國本身就存在著豐富的多樣性,“中國文化”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意涵。在中國,北方文化與南方文化有著相似之處,但兩者絕非相同,其多樣性可從遍布全國的50多項世界遺產得到印證。在中國的這些日子里,我有機會去中國各地旅行和生活。去年我有幸在北京大學位于深圳的國際法學院學習。在不到40年的時間里,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國際大都市。如今,深圳在世界上以其生產力、創造力和宜居性脫穎而出,成為東西方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發展進程交匯之地。
……此次青年論壇在中國舉行,再合適不過了。因為中國已成為數百萬外國青年的家園,他們相互合作并與中國人民一道改變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無數類似的微觀層面的交流將推進宏觀層面的全球發展。通過互聯互通,我們將實現“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通過人文交流,我們將挖掘“一帶一路”的潛能,并在“一帶一路”上結交到可貴的朋友。
……僅僅36年前,深圳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城市。然而現在它是許多國際公司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所在地。如果有合適的條件,各國青年領袖都可以在深圳學到中國經驗,并可能回到自己的國家“復制”中國的增長奇跡。這種努力可能不會立竿見影,但在未來36年里必定大放異彩。
以上就是我和我的朋友們想對您說的話,感謝您花時間看完。
我們祝您身體健康!祝福中國,祝福非洲!獻上我深深的敬意漢娜 · 格塔丘2018年6月2日(信件為譯文摘編,原刊于 《人民日報》 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