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向來蕭瑟處
期次:第1493期
作者:趙曼秋 查看:288

“奮斗是苦的,淚水是咸的,成功是甜的,高中生活在我命運的味蕾上留下永久的記憶?!边@樣的感嘆,也許會喚起新生的共鳴——
“生活就是要大膽活,如不如意是一回事,你能做的是把自己過開心。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但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生活?!备呖己笠姷礁咭坏恼Z文老師,桌上依舊擺滿輔導資料的他如是說。
高中生活——也許更準確是高考生活,恐怕也如此。
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江蘇高考更是地獄模式。常常笑稱四百多分就能上北大清華的我們心里再清楚不過,環境,有時候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人生軌跡。絞盡腦汁從各種渠道搜羅研究生僻的作文素材,刷遍38套、45套可能只是為了一道五分的數學填空題,不敢放下一天的英語練習保持題感。過往種種,都是可被稱為“考生”的每個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此刻身處北大校園的盡是各路“英雄豪杰”,身后多是十幾年來的一路輝煌??烧l沒有點坎坷,些許迷茫、迂回之處呢?當下可以輕松道出的“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真正處于其中之時,卻也只有自己默默承受和體味。
猶記得距離高考一個月時,我們已經浸泡在考試、練習中。老師每天敲著倒計時板念叨分數和排名,偏偏在這時,我考出了高中三年來數學最低分。我強迫自己要從容面對,誰讓世事就如此巧合呢,第二次數學測驗,我的分數竟與上次一模一樣。說來可笑,無數次在話筒前以“穩定心態”作學習經驗報告的我在那一刻竟心里防線徹底崩塌,在樓梯口被淚水淹沒。
我的班主任,那個以嚴厲著稱的數學老師,連句責罵都沒有,在辦公室里一道題一道題地分析我的錯因,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看似扎實的知識體系存在漏洞。我盡量平靜地回到教室,拿出便利貼,開始訂正。之后的備考時間,我每天接過老師費心組合打印的A4練習,各種壓軸題的分類講解,讓我堅定了許多。6月24號的成績單驚喜地超過我的預期,但回想起那個樓梯口的我,真的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高考會發生什么。
這確實是生活的魅力,是我們生活的理由,當品嘗過了奮斗是苦的,淚水是咸的,成功是甜的,高中生活在我命運的味蕾上留下永久的記憶。
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出自 《青春大概》:“在遺忘中不舍,醉醒交錯......”這估計是畢業時的我們最好的寫照?;厥字圆簧?,之所以熱愛,之所以情愿沉溺于生活的酒釀,皆是因為歲月長河所過岸邊,立著那些人,以及那些事,與你永久聯結,人生總有歸處。
三年前的那個夜晚帶著夏末秋初的溫熱,我因為第一次考試成績還不錯心里安定不少。相識不過兩周的班主任在陽臺上與我相對而立:“不要得了第一,就沾沾自喜,第二名只比你少了兩分......”輕狂少年不愿低頭,而這位將青春獻給物理的老師緩緩相告:“切記謙虛謹慎。”
“謙虛謹慎”這四個字我受用三年。在榮譽的頂峰不忘審視自己的另一面,在失敗的低谷找回平和的心境,向老師請教,與同學探討。我時常覺得,老師是這世界上最神圣不可替代的職業,師生之間是最特別的關系,帶著長輩的關愛和指引,帶著朋友的默契與理解,這四個字當然會繼續陪伴我。
當我于高三的某天晚自習中,猛然從如山的習題中抬頭,悄悄觀察四周的同學伏案的身影,不禁感慨這堪比一條戰壕的戰友情。他們中,有在我受委屈時愿意挺身而出的人,在我快樂時分享喜悅的人,只要身邊有人同甘共苦,高中從不失它的美好。
過往已逝,未來可期,生命在選擇中一往無前,永不回頭。
“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我曾在暑期課堂時于北大校園里聆聽這首歌,曾在深夜臺燈下短暫放松,聆聽這首歌。現在我在35樓的書桌前再次放出 《燕園情》,我終于來到了少年時夢想的象牙塔。
是北大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北大?是元培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元培?
當我以高中生的身份從外界去獲得對她的印象,我覺得北大是自由、開放的,而當我真正佩戴上這里的校徽,放眼去觀察她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北大人給我的感覺是謹嚴、莊重的。這里以學問立身,也以溫情待人,有思想的靈光,也遵循著原則。這里的歷史感、書卷氣,透露著厚重的人文積淀,使我好奇而深深折服。
填報志愿的時候,我詢問一圈的結果都是要我自己做出選擇,最終元培成為我的第一志愿。這是又一次看不清未來、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的選擇,而當我在35樓見識各路大佬,收獲新的友誼,在二教體驗學科的魅力,在新生到來時已經有了幾天來的安然和成熟,交上選課單的那一刻,我相信,這是對的選擇。
謝冕在 《永遠的校園》 里深情寫下:“我的校園是永遠的,因偶然的機緣而落腳于此,終于造成決定一生的契機?!?br> 沭中,再見了。北大,我準備好了。(本文作者為北大元培學院2018級新生,畢業于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