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閻步克:“沒有天賦”的好教師
期次:第1494期
查看:279

在北大流傳的各種版本的好課推薦名單中,總有幾門歷史課:“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秦漢官僚政治制度”“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歷程”。這些課程的任課教師都是閻步克老師。
閻步克自1988年7月在北大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至今,一直致力于魏晉南北朝古代政治史方面的教學和科研。30年來,他從未長期出國或者休教學假,每個學期都承擔教學任務,沒有一個學期不上講臺。
閻步克先后講授過“中國古代史”公共課、“魏晉南北朝史”“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秦漢官僚政治制度”“中國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上)”“中國古代政治與文化”“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中國古代官階制度”“中國古代官僚等級管理制度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歷程”“百官志研讀”等課程。其中“中國古代政治與文化”“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被學校列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
盡管每學期都開設課程,閻步克的課程名額卻仍是“一座難求”。“從大一開始就想選閻老師的課,大三才終于選上。去晚些就沒有坐的地方了。”中文系小石同學如是描述閻老師的課程盛況。
啟發式思考,應之若響
閻步克希望通過“思辨性”來吸引學生,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他格外注重這點。他采取“準專題”體系,通過若干首尾完備、內容集中的專題,把重大線索和基本知識點貫穿起來,以問題帶動知識。穿插講述專題,讓內容富有思辨性,以期引發興趣、啟迪思索,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增加理解深度。
“準專題”既需要“點”,亦需要“線”。“點”就是在保持一定知識覆蓋面的前提下,讓每一課的內容適當聚焦在某個特定問題上。比如,講到西漢后期政治時,他會將各種敘述都指向“新莽改制”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上。所謂“線”,就是各講間互相照應,提示一個歷史現象的來龍去脈。比如講到曹魏政治,閻步克便提示學生:西漢創業者多“亡命無賴”,東漢創業集團“功臣多近儒”,而曹魏統治集團多名士。由此,一個時代變遷的脈絡便顯現出來了。在“點”上深化理解,在“線”上宏觀把握,閻步克在兩個維度上為學生構建了全面而有深度的思維網絡。
“紛繁歧異、千變萬化的歷史現象,其實背后都隱含著形形色色的‘問題’。授課者能對所講的人與事擇要評述,哪怕寥寥數語,也能啟迪思考?!遍惒娇苏f,“你有分析評述,學生就有相應思考,如影隨形,應之若響。如何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對授課者的最大考驗?!?br>能增加“思辨性”的不同學術觀點、乃至不同學科的視角,閻步克都會以適當方式加入到講課內容之中。講王莽變法得失,他引用了荷爾德林的話:“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以供學生理解動機與效果的關系;講南朝軍人勢力重振皇權,他引用了羅素的話:“戰爭對于王權的加強一定起過很大的作用,因為戰爭顯然需要統一的指揮”,以幫助學生體察具體史實下所埋藏的一般規律。
“不必灌輸,讓學生自行評判什么是理性、什么是良知,因為未來是青年人的。”閻步克講課時會提供各種多樣化的理念、論點,并盡量平實陳述,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比如,他在課上比較了儒家孟子的民本精神與法家的國家主義,又通過愛因斯坦“國家是為人而建立的,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的名言,介紹了另一種政治理念,供學生思考其間異同。
三十年不斷打磨,精益求精
堂堂座滿的課堂效果,獨具設計的授課方法,都是任課教師不斷改進和完善的結果,并非自初而然。閻步克自認為“記憶力差,口才不怎么好,缺乏做教師的天賦”,但只要備起課來,他便會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每一次備課,他都會對內容再度修訂剪裁。甚至話怎么說才清晰生動一些,也會花心思推敲。
每次備課都要有所改進,這是閻步克給自己的標準。經過一輪一輪的講授,呈現出來的內容更加精致充實了。
聽過閻老師課的人,總對他的PPT印象深刻。2000年左右,出現了PPT教學的新技術。閻步克率先學習采用,通過在課上即時提供各種史料、圖片、表格、示意圖等多樣化資料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較為抽象難懂的內容,讓不大容易聽清的古文一目了然。
閻步克為自己教授的各門課程制作了兩三千張幻燈片。如果做一張花一小時,總計便是兩三千個小時。他回顧道,為了使課件更加美觀簡潔,能跟所講的內容絲絲入扣,有些幻燈片可以說“十易其稿”?!氨M管制作課件投入時間、精力太多,但我樂在其中,因為講課時更明快流暢了?!?br>嚴謹溫和的學術大師
北大每年都會評選“十佳教師”,這一榮譽是學生給教師的最高認可。閻步克曾在1999年和2004年兩次獲得這一稱號。
每次下課,閻步克都會被同學圍住提問,他都耐心一一解答。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周同學記得,他曾向閻老師咨詢過一個法制史相關問題,閻老師回答說自己不是這個問題的專門研究者,建議他去參考某學者的著作,其中有詳細解釋。接著,閻老師再次打開已關機的電腦,找出了幾份相關資料,提供給他。周同學被閻老師的嚴謹和負責深深打動了,他感慨道:“若是當今中國還有人當得起‘士’的稱呼,閻先生當之無愧?!?br>“我的每次課都是在瘋狂記筆記中度過的?!毙∈瑢W說,“作為一個文史方向的學生,本來以為這類通選課的干貨可能不多,但閻老師完全使我出乎預料:課上有各種例證、圖片、表格和流程圖等,旁征博引,甚至還有個人的生活體驗,讓人不得不聚精會神地聽下去?!?br>讓學生超越專業局限;超越“井底之蛙”的一隅之見;盡可能多地了解古今中外對真善美的不同看法,辨析其異同之所在、變遷之因果。閻步克認為,這就是學生應當從課堂上獲得的人文素養。
提及此,閻步克感慨有幸在歷史系工作近30年,他十分喜歡這里的風氣。這里有很多他所敬佩的師長同仁,他們遠離喧囂、潛心學術,唯以一個精彩論點、一篇優秀論文為樂。他建議同學們選修歷史系的課,體會那種獨特氛圍的熏陶。
當被問到近30年教學生涯,什么事情帶來了成就感時,關于獎項榮譽,閻步克只字未提,他只是帶著微笑淡淡地說:“從初上講臺的笨嘴拙舌,到課上開始有了笑聲,下課時有了掌聲,就感覺很溫暖很快樂?!?br>(王鈺琳 謝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