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tvblx"></video>

  • <form id="tvblx"><span id="tvblx"><track id="tvblx"></track></span></form>

      <form id="tvblx"><pre id="tvblx"><noscript id="tvblx"></noscript></pre></form>

        <em id="tvblx"><source id="tvblx"></source></em>
      1. 黨建論壇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內涵要義與實踐機制

        期次:第1688期    作者:·李海燕   查看:71

        文章強調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要性,包括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需要以系統思維、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各項建設,以人民性為導向,以強化自我革命為遵循,以提升執政能力為主線,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制約權力與加強監管相結合,強化責任與激勵作為相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黨的建設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黨的各項建設同向發力綜合發力的系統工程”。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就是要以系統思維、科學方法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通過內容涵蓋到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六大建設,對象覆蓋到領導干部和普通黨員,責任明確到各級黨委、紀委、廣大黨員干部,制度貫通到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銜接,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一、深刻理解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內涵要義

        當前全面從嚴治黨已進入體系化建設新階段,這種系統思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理論的重大創新,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制度安排,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1. 以引領社會革命為導向,突出人民性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明確指出:“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以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為導向,突出體現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和實踐邏輯的集中體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需要和內在要求。黨始終將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取得了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等一系列歷史性成就,通過制度性變革實現人民根本利益。

        無論是解決“大黨獨有難題”還是應對國際國內風險挑戰,黨始終以人民滿意度為標尺。這種以人民性為導向的建設邏輯,使新時代黨的建設始終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歷史合法性。

        2. 以強化自我革命為遵循,突出純潔性

        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以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覺和使命擔當,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贏得了“兩個歷史主動”。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屬性的必然要求。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無產階級必須在革命中“拋掉一切陳舊的骯臟東西”,才能勝任社會重建的任務;列寧進一步強調,先鋒隊要敢于“自我教育、自我改造”,通過承認錯誤并反復修正,達到思想與行動的純潔;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革命和建設經驗也充分證明,“自我革命精神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本質上是黨通過主動的、系統性的革新,實現思想、組織、作風的多維度凈化。思想革新與理論自覺是純潔性的深層根基,通過組織體系建設確保黨員隊伍在組織上高度統一、行動上步調一致。通過持續有效的教育強黨性,實現思想升華,確保黨員隊伍在政治上、思想上、行為上堅守初心。通過監管體系、制度體系的建設,更好地規范權力運行,把黨的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清除特權現象和腐敗問題等陳疴積弊,切實提高組織的純潔性,以更好地應對現實挑戰。

        3. 以提升執政能力為主線,突出先進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明確指出,要“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創新和改進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全面從嚴治黨始終貫穿著“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一主線。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四大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四種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的基礎上,作出的理性判斷。

        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屬性的要求。先進性決定執政合法性,一個能夠長期執政的政黨,必須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個能夠長期執政的政黨,必須持續強化其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確保其發展符合歷史規律和時代邏輯。

        黨的先進性是執政能力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而執政能力建設則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體現和實踐檢驗。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為目標和主線,通過組織體系、教育體系、制度體系建設不斷提供理論指導、思想武器和制度工具,不斷加強治理能力、提高執政水平,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保證。

        二、積極探索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實踐機制

        在準確理解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科學內涵基礎上,必須積極探索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實踐機制,以永不懈怠的姿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以政黨治理現代化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

        1.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既強調內在的思想引領,又注重外在的制度約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辯證統一邏輯。

        思想建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與成功經驗。一百余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輝煌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終高度重視思想教育,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協調的行動。

        制度治黨通過法規、紀律和程序性規范,將黨的意志轉化為可操作的治理規則。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等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是最有效、最持久的治黨方式。制度治黨不僅包括制度體系的有效供給,也注重制度的正確執行,更注重黨的建設的動態治理,從而使黨的建設實現良制與善治的有機結合。

        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結合,本質上是“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結合。以思想建黨指導制度設計,可以將教育成果轉化為制度內核,通過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認同制度價值,以制度治黨保障思想落地,通過制度執行把黨的政治要求轉化為具體行為規范,確保思想教育成果不流于口號,真正實現全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的統一。

        2.制約權力與加強監管相結合

        在國家治理體系中,黨居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規范運行,不僅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需要,也是確保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需要。

        權力制約的必要性既是政治哲學的共識,也是歷史與現實的經驗總結。正如思想家們曾經強調的,“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睓嗔μ烊痪哂袛U張性。權力一旦集中,往往傾向于突破界限,謀求私利。歷史一再證明,缺乏制約的權力會滋生系統性腐敗、引發社會沖突、削弱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甚至造成國家解體。因此,必須對權力的運行進行制約。

        建立科學、動態的權力制約機制,本質是通過制度設計將權力關進“籠子”,通過法律、紀律、程序三重制約,確保權力服務于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并借以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保障社會長期穩定與人民福祉。加強監管是確保權力規范運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手段。由于權力濫用的風險和社會治理的復雜性,必須健全監管體系、堅持黨的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以確保權力行使符合規范和符合公共利益,而非服務于少數人或特定集團。

        制約權力與加強監管是確保權力不被濫用的兩個關鍵手段,共同維系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二者在相互補充、共同作用中形成動態平衡:制約權力是通過制度設計防止權力集中,而加強監管則是通過外部監督確保權力規范運行。制約權力為監管提供制度基礎,監管則保障了制約機制的有效執行。隨著社會發展,制約與監管需不斷調整,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3.強化責任與激勵作為相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責任”,對各級組織每個黨員干部管黨治黨的政治自覺和行為自覺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全面從嚴治黨的五大體系中,責任體系是整個系統高效運轉的根本保證。只有責任主體明確、責任要求清晰、問責機制到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才能在知責明責的基礎上擔責履責。鄧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這闡明了制度不僅要發揮監督制約作用,更要承擔激勵擔當作為的功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和鼓勵擔當作為是內在統一的,不是彼此對立的”,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強化責任與激勵作為相統一。強化責任是激勵作為的基礎。明確、清晰的責任體系是全黨的行為規范,結合崗位特點和工作實際確定的具體責任,以及相應的程序規范,不僅能夠使黨員干部清楚“不能做什么”,更使他們明確“做什么”和“怎么做”。知責明責的思想根基扎實,擔責守責的意識才能強烈、落實履責盡責的行動才能主動。激勵作為是強化責任的保障,通過剛性的制度規范、明確的紀律要求、嚴格的監督措施,讓黨員干部嚴于律己、嚴管所轄,才能夠真正做到嚴負其責,以認真履職盡責為全面從嚴治黨這一歷史使命發揮積極作用。“強化責任”與“激勵作為”相結合,是黨自我革命精神的具體要求。通過不斷強化責任要求、完善激勵機制的治理,實現約束與激勵的動態平衡,確保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始終保持先進性和戰斗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組織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重要論述,集中體現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刻揭示了新征程上管黨治黨的內在規律。我們要在深刻領會這一論述的內涵要義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機制,為把黨治理好、建設強而積極努力。

        (作者為北京大學紀委副書記、政府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北京大學紀檢監察研究中心副主任)

        報刊導讀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