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風建設論壇
只有防微杜漸,才能兩袖清風
古人說:“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黨中央提出“八項規定”,就是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提示黨員干部慎獨慎微,關注細微末節,時時處處把握好自己,從身邊的人管起、從群眾關切的事做起。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慎小事,拘小節,防微杜漸,兩袖清風,筑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這也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必須修煉的一項基本功。
第一,要關注“小事小節”。俗話說:“不拘小節,終累大德”,“利于小者必害于大”。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由一到二,由小到大;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要發生質的變化。因此,一個完整、健全的人生,必須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習近平總書記說:“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堤潰蟻穴,氣泄針芒”,這揭示了由量變到質變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敗分子帶給我們的深刻教訓。大多數腐敗分子是從不注意小事小節逐步走向腐化墮落的。在推杯換盞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丟掉了原則,在輕歌曼舞中喪失了人格,這樣的例子并不鮮見。小事當慎,小節當拘,確是對黨員干部的金玉良言。
因此,黨員干部一定要牢記“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管住自己的“一念貪私”,從一開始就嚴格要求自己,絕不茍且放縱,不向消極丑惡妥協,認真扣好為官從政的“第一??圩印?。一頓飯、一杯酒、一張卡雖小,但它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币驗橹挥羞@樣,才能對得起黨的培養,對得起人民群眾的期待;否則,貪欲的閘門一旦打開,人生將進入一個貪婪的境地。
第二,要警惕“溫水效應”。把青蛙猛然放進高溫的水中,它就會跳出來;但將水漸漸加溫,它會待在里面,一直到被煮死。這是由于青蛙貪戀溫水的舒適而逐漸喪失警惕,不知不覺中死于非命。如果將黨員干部比作青蛙,那么最危險、最應警惕的就是猶如溫水的各種誘惑,過程慢,但腐蝕性強,稍不小心就會慢慢地被腐蝕,甚至蔓延和潰爛,最終脫離人民,走向犯罪的深淵。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劉備借荊州不還,周瑜向孫權獻美人計,不想弄假成真。周瑜再獻一計,“軟困之于吳中:盛為筑宮室,以喪其心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娛其耳目;使分開關、張之情,隔遠諸葛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擊之,大事可定矣?!薄皠涔槐宦暽?,全不想回荊州”。幸虧有諸葛亮用“錦囊妙計”把他救回來,使周郎“賠了夫人又折兵”;否則,劉備肯定要成為溫水中的“青蛙”。
毛澤東曾把這溫水比作“糖衣炮彈”,指社會上對共產黨員的捧場、頌揚、侵蝕等軟性進攻。這極易給黨帶來兩個嚴重問題:一是居功自傲,不愿再繼續進取;二是貪圖物質享受,不愿再艱苦奮斗。毛澤東應對的方針是:“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绷暯娇倳浺惨辉倬军h員干部,“各種誘惑、算計都沖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對著你去,往往會成為‘圍獵’的對象”,“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如果沒有對黨忠誠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針’,就很可能在各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
第三,要保持“警鐘長鳴”。不少官員落馬后都對自己的“第一筆受賄”悔不當初,坦言如果有人能提醒、監督一下,或許就不會有今日的牢獄之災。然而,最好的反腐“守門員”正是自己,黨紀國法就是不可逾越的“紅線”。落馬官員并非不知“紅線”何在,關鍵開始就沒樹立“底線”意識,沒時刻用心中戒尺約束自己。正如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祝均一在自己的“懺悔錄”中寫到:“我一開始還覺得是組織的培養,到后來就覺得是自己在造就自己。當了局長以后,極端個人主義的根子更加暴露出來,自以為是,狂妄自大,聽不進批評,覺得自己的能力、貢獻大的不得了,甚至到了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自我崇拜的程度,常常以我為中心,覺得法律算不了什么,法律沒有我考慮周全,法律沒有我精彩,最終導致個人私欲膨脹到了極點。這是我走上犯罪的深刻原因?!?
因此,黨員干部一定要由“被動”的制度管理變為“主動”地拒絕貪腐,時時處處以黨紀國法、廉政準則約束自己,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守好仕途每一處關卡。不要以為自己掌點小權,干不了大事,平時行個職務之便,吃點收點或撈點,既上不了綱,又觸不了法,最多算生活小節;不要以為貪占“小便宜”手段高明,無影無蹤,或者是自己人、哥兒們,保險可靠,不會出問題,即使出問題也會有人代為“頂杠”;更不要以為常在河邊走、濕鞋是小事,與其保持操守,不如隨波逐流,即使查也是法不責眾,檢查一陣子,享受一輩子。這些錯誤認識和行為都會讓人在不自覺中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