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掇菁擷華:新版《蔡元培全集》正式出版

《蔡元培全集》書影

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期的蔡元培
— 編者 —
蔡元培先生博覽群書,著書立說,留下了宏富的著述文獻。2015年始,新版《蔡元培全集》編委會對其著述及家藏文獻進行了深度挖掘,歷時十載,至2025年3月底,十二卷新版《蔡元培全集》終得付梓。本報采訪了《全集》主編、北京大學蔡元培研究會會長蔡磊砢老師,請她講述編纂歷程與《全集》的特色。同時,為能以更多維度、更全面地呈現《全集》,本版又特邀兩位深度參與編纂工作的學者撰稿,以饗讀者。
“我們想為蔡元培先生專業研究者與思想愛好者提供一套詳盡、權威、專業的文獻。”
2025 年 3 月,新版《蔡元培全集》付梓,收錄新編文獻逾百萬字,新增演講、序跋、書刊題詞以及詩文類文獻計上百篇。
歷經十載光陰,新版《蔡元培全集》編委會磨礱淬勵,最終為廣大讀者呈現了這套文獻豐富、??本珜彙⒎志砜茖W的全新《蔡元培全集》。
“此前出版的全集出版量較小,往往只有高校的圖書館有館藏,引用的人數也比較有限,”新版《蔡元培全集》的主編、北京大學蔡元培研究會會長蔡磊砢老師表示:“我們希望更多人能關注到這套文獻,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究。”隨著她的講述,那些曲折的、因歲月流逝而被“淹沒”的歷史漸漸清晰起來。
銖積寸累,全面系統
系統搜集、整理和出版蔡元培先生著述的工作在其生前即已開始,而編輯出版蔡元培全集,則是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一代代學者賡續薪火的不懈努力方向。1968 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蔡元培先生全集》一冊,1988年出版了《續編》一冊。1995 年,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了《蔡元培全集》14 卷。1984—1989 年,中華書局出版了《蔡元培全集》七卷。1997—1998 年,由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纂、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蔡元培全集》18卷(以下簡稱為“97-98版全集”),是之前最新版本的全集。
此后,學界對蔡元培先生補遺文獻的發掘工作從未停歇。隨著各類晚清民國數據庫的開發和近現代人物著作的陸續出版,諸多以往不為人所知的蔡元培先生著述新文獻以及已刊文獻的不同版本呈現在世人面前?!爱敃r我們覺得已經積累了相當一部分文獻了,”蔡磊砢介紹道,“一方面,前一版《蔡元培全集》有不少疏漏,也到了該修訂的時候;另一方面,我們想利用新發掘的文獻出一套更為完整的全集?!?015年,在蔡元培研究專家王世儒先生的提議下,北京大學成立了《蔡元培全集》編委會,正式啟動了新版《蔡元培全集》的編纂工作。
雖然編輯團隊規模不大,但老中青三代學者齊聚一堂,生動地體現了蔡元培先生研究的代際傳承。老一輩的研究者有蔡元培研究專家王世儒老師,北大校史研究專家郭建榮、張萬倉老師。中堅力量包括北大教育學院的陳洪捷教授、歷史學系的歐陽哲生教授、北大校史館前任館長、檔案館前任館長馬建鈞老師、圖書館鄒新明老師,以及北大圖書館系校友、曾在國家圖書館工作的劉喜申、中文系校友胡蕾老師,來自蔡元培先生故鄉紹興的、多年一直致力于蔡元培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的錢斌老師。青年學者包括北大歷史學系校友、現供職于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秦素銀和近年來深入研究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學者婁岙菲。他們共同承擔了《全集》內容的校勘與修訂工作。這支精干的團隊,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扎實的研究功底,為《蔡元培全集》的編纂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關注的是,新版《全集》首次整理收錄了《石頭記索隱長編》(手稿)、《蔡氏切音記號》(抄本)以及《國文科講義》《倫理概要》《倫理學講義》《比較民族學》《心理學》《西洋教育史》等講義稿。“以往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蔡先生的演講、論文或者是著述等資料,我們這一次從家藏文獻里整理了一些講義類的文獻,”蔡磊砢提到,“經過考證,我們所看到的蔡先生最早的講義是他 1899年在紹郡中西學堂時期編著的《蔡氏切音記號》,為呈現這個講義的原貌,在新版《全集》中是通過影印的方式提供給讀者,并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能夠對它進行深入研究。”這不僅填補了蔡元培先生學術生涯中學術領域的空白,也為研究其教育實踐和思想脈絡提供了重要的原始依據。
在全面分析蔡元培先生著述的類型、性質、時代特征與留存情況的基礎上,新版《全集》重新確立了文獻收錄原則,并采用按文體分類、按著述性質排序的方式分卷刊行,力求更加系統、清晰地呈現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與生平。
97-98版全集將譯著、書信、日記單獨編次成卷,其余文獻仍以編年形式編排,并補遺一卷。而新版《全集》按照文體進行了全新的分類,并按著述性質排序。前三卷為其專著和著作稿集,該部分內容基本為蔡元培先生生前所勘定,呈現了他的學術思想與路徑;卷四、卷五為集中呈現蔡元培先生思想言論的單篇論文集、演講集匯編。在卷六到卷一〇分別呈現講義稿、序跋集、詩文集、書信集、日記,既有公開文獻,又有私人資料,多維度地展示蔡元培先生的教育實踐、交游與生活。除此之外,《全集》還搜集了蔡元培先生存世的科考試卷,并在卷十一部分以“闈墨輯存”專題單列出來。譯著依照慣例列于《全集》最后,是為卷十二。
嚴謹求索,專業權威
專業性和權威性是新版《全集》要求的標準,有更廣泛的研究者受眾是《全集》追求的目標。針對注釋的取舍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 97-98 版全集中,對相關人物、事件及文獻等專有名詞進行了大量的注釋,但在新版《全集》中,經過編委會及與商務印書館的商討與考量,最終刪去了已經整理完成的幾十萬字注釋。
“因為之前版本中的注釋存在諸多疏漏之處。”蔡磊砢解釋道。蔡元培先生著作所涵蓋的學科和語言都非常廣泛,涉及哲學、教育學、美學、政治學、文學等多個領域,以及德文、法文、拉丁文、英文、日文、意大利文、荷蘭文等多門語言,給編委會帶來了不小挑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陶冶出來的學者,蔡先生文中多引傳統經典,旁征博采,“對于沒有浸潤在舊學傳統的人來說,要把它們全部辨識出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對于人物的注釋,因蔡先生交往范圍十分廣泛,特別是其早年在家鄉紹興的許多友人無法找到相關資料和介紹,為編撰人物注釋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除了注釋本身編寫有難度之外,哪些內容該注、哪些內容不該注、該做什么樣的注釋,都在編委會的考慮之中:“研究者來自不同的學科,對于很多問題有自己的解讀,編者的‘一家之言’往往也難免有偏頗之處。”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新版《全集》決定刪去所有注釋。但這并不代表之前的努力都成了無用功,蔡磊砢認為或可借鑒德國學者沃爾夫岡·弗里茨·豪格(Wolfgang Fritz Haug)等編纂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考證大詞典》,將已有的內容進行增補和打磨,最終以工具書的形式呈現給研究者,從而形成更為豐富的蔡元培研究生態。
文獻版本的選擇、呈現以及時間的考證與梳理也可謂嘔心瀝血。通過廣泛搜集已刊文獻的各種版本及相關資料,并梳理版本的流傳情況,優先選擇作者手定本或最佳版本為底本,編委會以此為基礎,對文獻進行了重新校訂,以高質量版本的文獻呈現給讀者。以蔡先生的演講為例,過往的演講稿內容,主要依靠記者在現場進行記錄,由于記者的水平以及報道篇幅要求的差異,不同報刊對于蔡先生的演講會展現出或詳或略、不同質量的內容?!拔覀冞@一次在編纂的時候,會把不同報刊和雜志上對于同一事件的報道全部找到,再在其中選擇最優的版本?!?
在編委會進行版本梳理的“探案”之旅中,每一絲歷史線索都如同照亮真相的明燈。舉例而言,1920 年受到湖南省教育會的邀請,蔡元培先生與杜威、羅素等人前往湖南做了系列演講,但是之前的《蔡元培全集》對演講的收錄并不全面。編委會以考古學家般的細致與執著,循著已有研究者提供的路徑,深入挖掘《大公報》的原版材料,最終將這些遺失的歷史碎片一一拾回。
同時,對于演講內容的處理也力求還原本來的樣貌。編委會在演講卷中做了大量對演講時間的校訂。一次演講可能涉及兩個不同時間,亦或是發表在不同日期的報刊上。在以往的全集對1921年蔡先生演講的處理中,要么以內容為考量將一次演講分成兩部分,要么以演講在報刊發布的時間作為收錄時間,而新版《全集》則根據蔡先生的日記、蔡先生年譜長編以及報刊報道等多種材料,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更為精準的時間參考。
在這場歷史考證的攻堅戰中,詩文與書信的考證則堪稱“最難啃的硬骨頭”?!跋啾妊葜v來說,詩文和書信的考證難度更大,因為詩文大多沒有時間,很多書信的落款沒有年份、只有月和日?!痹谶@種情況下,編委會則需要根據內容涉及的人物、事件以及地點進行綜合確定。
正是這種“不棄微末,久久為功”的治學精神,讓編委會得以對千余篇文獻的寫作時間、出版時間以及數百次演講的發生時間進行逐一考證,糾正了大量的時間錯置問題,最終才有了如此精良的新版《全集》。
源頭活水,開放包容
一部有生命力的全集,背后一定有鮮活的編纂理念,一定有生機勃勃的合作團隊。新版《全集》編纂的過程充滿亮點。
“相比 97-98 版全集,新版《全集》還原了文本的民國特色。”蔡磊砢補充道。舊版全集在標點符號、遣詞造句的修訂方面特別強調現代規范,但從晚清到民國,蔡元培先生的一生經歷了中國文字標點符號不斷規范的過程。因此,底本文獻無法僅用一種規范去將其統一起來。“我們看到的有些底本是沒有標點的,這種就需要編輯團隊自己做句讀;有的底本是有句讀的,但是沒有標點,我們會按照原本的句讀位置而不是現代的閱讀習慣去標點文本內容”,編輯團隊精心打磨《全集》的每一處細節,“原始句讀閱讀起來是自有節奏的,它很有趣”。
除了標點之外,一些民國用字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以“本源”一詞為例,編輯團隊保留了民國時期采用的“本原”說法;民國時期的“計劃”也保留為“計畫”,“很”保留為“狠”。把更多的原貌呈現給研究者,展現文獻本身蘊含的歷史變遷,相信在新時代,對蔡元培先生的研究能更加多元而富有活力。
在《全集》編纂過程中,學者之間的聯結顯得格外珍貴?!霸谶@么多年編輯《全集》的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的老師,他們都是無償地、無私地幫助我們找文獻?!庇袑W者在英國的羅素檔案里找到了蔡先生給羅素寫的書信,也有專門研究愛因斯坦的老師幫助編委會找到了當年愛因斯坦與蔡先生的通信。在2021 年紀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會上,蔡磊砢結識了許多辛亥革命參與者的后人,“他們許多人在編纂各自先輩們的全集,也有許多家藏文獻,通過這一次大會的契機,我們可以共同分享資料”。
20 世紀 30 年代曾有一批中國畫家在歐洲多國舉辦畫展,蔡元培先生為此寫了引言。編委會偶然找到了荷蘭文的版本,又在中國美院發現了德文版,再請掌握不同語言的老師進行翻譯并對兩個版本進行比對后,最后請藝術理論研究專家進行??保纱瞬磐瓿蓪υ撈缘恼砉ぷ?。
《全集》順利出版還離不開商務印書館的鼎力支持。商務印書館與蔡元培先生、與北大淵源深厚。蔡先生與商務印書館掌門人張元濟先生既是同鄉、同歲,還是同科進士,又同入晚清政府為官,志趣相投、情誼深厚。1902 年,應張元濟的邀請,蔡元培先生出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參與商務新式教科書的編纂工作,由此與商務印書館結下了終生的情誼。此次新版《蔡元培全集》在商務出版可謂因緣再續,獲得了于殿利和顧青兩任領導的高度重視,以及商務編校出版團隊專業、全面的支持。
令人驚喜的是,《全集》十二卷,每卷都分別有一個書號,便于化整為零進行修訂。
“之前我們發現了 97-98 版全集里面的一些問題,但是要做修訂就只能給全套書出修訂版,難度很大。對某一類別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會相對容易些。”此外,商務印書館將《全集》作為終生維護項目,因此擺脫了與部門機構或責編綁定帶來的再版困難。新版《全集》具備了高度的靈活性,如有源頭活水一般,能夠較為便捷地實現文獻的修訂和增補工作?!靶?笔菬o止境的?!辈汤诔`笑著感慨道。在二校、三校的過程中,編委會仍在緊鑼密鼓地打磨著細節。
新版《蔡元培全集》承載著許多人的期待?!巴跏廊逑壬谑罆r對蔡先生文集的文獻整理和出版工作都作了很多貢獻,也是最早支持和提議要出版這套全集的人。在編輯團隊里面,幾位老先生也有七八十歲了,他們都非常關心《全集》什么時候能夠出版”,作為后來者接續這份工作,蔡磊砢將這份責任沉甸甸地掛在心上,“說實話,這套全集拖了這么多年才出,我們心里也挺過意不去的,特別是看到老前輩們一直惦記著,年輕學者們也在期待。好在今年終于印出來了,大家這些年的等待沒有白費。”
掇菁擷華,凝心聚力。新版《蔡元培全集》的出版提供了更為廣博的版本,吸引著更多的研究者關注,一探蔡先生及那個時代的學術之魅力。同時,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新版《蔡元培全集》不僅是對蔡元培先生思想與學術的全面集結,也是對一代代學者探賾索隱精神的致敬。學術星漢璀璨,在這場跨越時空的傳承中,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將繼續在當代煥發生機,新一代學者也將從前輩的智慧中汲取養分,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創新的思維,推動中國學術研究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