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有理想懂中國懂世界的人才
——北大外國語學院思想政治工作側記
期次:第1468期
作者:■ 校報記者 年雪琦 查看:394


“ “同文傳情 同文傳情” ” 活動中 活動中, , 外院學生探訪俄語系李明濱教授
外院學生探訪俄語系李明濱教授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 供圖 供圖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 2014 2014 級本科生黨支部 級本科生黨支部 “ “重洋難隔赤子心 重洋難隔赤子心” ” 海外黨員 海外黨員 “ “兩學一 兩學一做 做” ” 視頻連線交流活動現場 視頻連線交流活動現場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 供圖 供圖
“湘江戰役中,紅軍被國民黨圍困,幾乎全軍覆沒,血染湘江。百姓們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 ……”
耿焱教授的講述,將外國語學院學生們的思緒帶回了過往的歲月之中。這一天,她作為北大絲路沿線區域與國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北大西語系英語專業74屆院友回到母院,以“為了民族和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憶老一輩革命家”為主題,為學院一百余名學生代表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光榮的革命傳統永不過時,永遠是鼓舞青年人奮發有為的動力。“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牢記使命、再創輝煌,是我聽完這堂黨課之后最大的感受和啟示,”外國語學院東南亞系越南語專業學生宋展旭說,“作為北大學子,我更要延續、傳承好這種精神和情懷。”
這只是外國語學院思政工作的一個剪影。近年來,尤其是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外國語學院把立德樹人作為學院的立身之本,把思政工作放在學院工作的首位,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思政會議和31號文件精神,緊緊圍繞“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著力在實踐中回答“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根本問題,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之路。
明確“誰來抓”
2016年,外國語學院的畢業衫火遍了全校。
這件設計簡單的T恤版本眾多,不同版本分別印有英語、俄語、希伯來語、蒙古語等不同語言的文字。這些不同語種的專業,共同組成了外國語學院的大家庭。
外國語學院共開設有20 個本科語種專業??捎行r候,專業的豐富也帶來了難題。
以國家獎學金的評選為例,由于獎學金設置的名額有限,無法在所有系所之間均衡分配。這就帶來一系列問題:如何制訂科學的評審標準,規范的評審程序?如何平衡各系(所、中心)發展?怎樣把不同專業的同學們納入同一個體系中進行評價?
外國語學院依托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
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由學院黨委書記和院長負責,相關院系負責人參加。獎學金的評定,就是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由班主任、輔導員、教務員、學生共同參與,在各系所中心提名推薦候選人的基礎上進行評議,最大限度地保證評選的公平、公正,克服了學院獎勵獎學金評定過程中語系、班級眾多,獎學金特殊要求繁雜等方面的困難。
“獎學金的設立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的激勵和導向作用,獎學金的評定工作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
載體,獎學金的評定過程是凝聚共識、形成育人合力的重要階段?!蓖鈬Z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鄭清文說。
獎學金評定,只是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工作的一個縮影。
從社會實踐到志愿服務,從扶貧支教到就業創業,從骨干培訓到海外實踐……在學生成長的每個環節,都可以見到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的身影。
“通過設立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學院將 ‘黨政負責、齊抓共管’ 的領導體制進行了具體化,有利于持續提升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外國語學院院長寧琦說。
“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的設立,優化了人才培養的統籌設計,完善了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把思政工作融入了學生成長的全過程?!蓖庠狐h委書記李淑靜說。
除了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之外,外國語學院還專門成立了學院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依托學院黨政聯席院務會,對涉及師生的意識形態領域問題認真分析原因、提出教育引導意見,并落實工作責任。
在外院,一位院領導對接一個支部,與黨支部、各系所建立直接聯系。黨委書記李淑靜在大英黨支部,院長寧琦在俄語系黨支部,副院長王建在德語系黨支部,副院長付志明在阿語系黨支部,副院長吳杰偉在東南亞系黨支部……師生黨員和群眾有什么問題和需求,都可以第一時間通過學院領導毫無障礙的反饋給黨政聯席的院務會,得到妥善解決。
行政支部黨支部書記張琳娜說:“我所在的行政支部中,主管學生工作等的副書記、副院長鄭清文和主管財務行政工作的副院長張冬梅都在我們支部參加民主生活會等各項活動,這使得我們處理起問題來非常有效率。通過這種直接聯系,我們每一位教職工都感到,自 己 時 時 刻 刻 和 黨 組 織 緊 密 相連?!?br> 認清“抓什么”
教師、教材、教學是抓好抓牢思想政治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
前輩學者們的言傳身教,是鼓舞青年教師們成長與進步的不竭動力?!巴膫髑椤薄辖淌谙盗腥松窒砘顒友垘煹聵吮?、知名學者分享為師、治學經驗,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對青年教師進行專題培訓。個體的經歷雖難以復制,但卓越的思索卻給人啟發。
迄今為止,今年77歲的趙振江教授翻譯了數十位西班牙語詩人的十幾萬行詩句。在西班牙訪學的青蔥歲月里,他生活簡單清貧,卻與西班牙的專家一道,把 《紅樓夢》 翻譯成了西語。雖已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他仍然牽掛著學院的教學工作。
作為“同文傳情”活動的主講人,趙振江老先生以“治學與人生”的主題,以自己的學術與教學經歷為線,分享了自己嚴謹治學、筆耕不輟、篤實拼搏的精神和理念。
“趙老師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的高尚學術品質,深深地打動了我,”外國語學院團委書記王艷超說,“作為北大的一名共青團工作者、青年教師和學生輔導員,我愈發感受到了肩上立德樹人、培育青年的重任。我們要努力培育更多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精通外語的復合型人才?!?br> 教材是學者智慧的結晶,是學科知識的精華。外院加快建設專業核心課程教材,嚴把教材政治關,加強對教材選用工作的監督,為優秀教材提供資助,積極組織教師申報上級單位設立的教材立項、教材評優等活動,涌現出了《語言學教程》 《綜合日語》 《美國文學選讀》 等一批入選十二五國家級規劃的優秀教材。
在教學上,學院嚴抓課堂管理,全院90 多個班級的班主任均由專業教師擔任;試行本科生導師制、教師全程帶隊指導海外體驗……老師們深度參與學生成長的每一步。
理清“怎么抓”
外院堅持把黨建作為思政工作的龍頭和依靠力量。外院現有在職教職工中接近一半是黨員,教授中黨員比例達到 47%,35歲及以下青年教職工中黨員的比例達到77%,自建院以來,學院年年都有教職工新黨員,2015年和2016年學院新發展教職工黨員4名。
“我們注重從教學科研管理骨干中,選拔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有工作熱情和奉獻精神的優秀黨員擔任黨支部負責人,不斷健全完善黨支部書記參加系務會制度,以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崩钍珈o說。
外國語學院的一大特點是學生出國交流比例高。2016年,2014級本科生黨支部有黨員21人,出國交流黨員8人,超過1/3。時差、地域跨度等為海外黨員參與支部活動帶來了困難,同時,復雜多元的意識形態沖擊和宗教文化滲透也帶來了挑戰。可是,“重洋難隔赤子心”。2014級本科生黨支部專題學習教育活動,就利用視頻和即時通訊等手段,海內外的同學共同講授、共同學習“微黨課”。
鄭雨荷正在日本東京大學交流。她通過現場連線的形式參加了微黨課。在體驗當地文化氛圍的同時,鄭雨荷同學還思考在中日兩國經濟、文化交流外兩國政治緊張的原因,并通過參與中日政治相關討論會來尋找答案。她說,要“帶著一顆黨心去環游世界”。
以黨建為抓手,學院將世界各地的師生緊密團結在一起,將師生出國人數多的問題,轉變成了利用國際視野看中國的優勢。
在“海外看七一——用世界的眼光來看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講話”黨課學習中,5個海外黨小組同學分工搜集語言對象國各大媒體對七一講話的新聞報道,國內黨員同學則進行翻譯、整合和對比分析。他們將國外媒體的態度分為擁護贊揚、客觀中立和反對質疑三大類,并提出兩點思考:為什么對于同樣的新聞事件各國會有不同的報道,以及面對復雜多樣的報道,作為學生黨員應該怎樣做?
注重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外院將思政工作面臨的問題轉化為了優勢。2017年3月,外院開展的“海外連線講黨課,重洋難隔赤子心”工作案例被評為全國高?!皟蓪W一做”支部風采展示工作案例精品作品。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外院正在努力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
“作為外院人,我希望自己能努力學好語言知識,培養專業技能,將來為中國‘一帶一路’外交事業作出貢獻。”宋展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