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第01版
摘要: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辦“守正創新引領未來——北大與中國研究生教育同行100年慶祝大會暨國際論壇”,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等嘉賓出席,來自國內外高校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林建華強調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杜占元指出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摘要:韓國總統文在寅率團訪問北京大學并發表演講,他希望北大為韓中兩國教育和青年之間的交流發揮重要作用。文在寅還為北大120周年校慶題詞:“中國夢的搖籃,120年的參天大樹”。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摘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劇研究中心原創音樂劇《大釗先生》首次試演,以全新的戲劇結構方式重述歷史、鋪陳情感,串聯起李大釗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歷與思想。近20位專家給出修改意見,音樂劇導演表示會繼續修改打磨作品。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摘要:外院注重立德樹人,將思政工作放在首位,通過設立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加強黨建等方式,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鄭清文說,學院將“黨政負責、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進行了具體化,有利于持續提升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
通過學習上述文章,可以了解外院如何將思政工作融入學生成長的全過程,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外院注重立德樹人,將思政工作放在首位,通過設立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加強黨建等方式,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的統籌設計,完善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第02版:第02版
摘要:本文介紹了北京大學第一屆古典學國際研討會——中國古代語言、文學和文獻研究的古典學視野的會議情況,其中包括胡敕瑞、孫玉文、常森、汪維輝、張新科和陸胤等學者的報告內容。摘要指出,本次會議旨在促進古典學各學科的交融與碰撞,會議分為開閉幕式、分組討論、圓桌會議等幾個階段,學者們在會上各抒己見、充分交流。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第03版:第03版
摘要:北京大學波斯語言文學專業自成立60年來,通過老中青幾代教師的共同努力,培養了近300名波斯語人才,并取得豐碩的成果。專業依托北京大學東語系的整體力量,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語言功底、豐富的伊朗文化知識的應用型和學術型人才。專業教師已形成老中青三代可持續發展的繁榮局面。
此外,專業在伊朗學的研究上,發揮自身特色,在浩瀚的伊朗學學術研究中,開創出一條“伊朗學在中國”的研究之路。專業師生在曾延生、張鴻年和葉奕良教授的帶領下,創造出豐富的研究成果。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無標題
摘要:編者按:今年,北京大學波斯語言文學專業成立60年,60年來,北京大學在波斯語教學和伊朗學研究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伊朗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作為歷史上連接歐亞大陸的橋梁,她的文化和文明對世界許多古老的、現代的文化和文明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摘要:北京大學波斯語言文學專業已走過一個甲子的歷程。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波斯語專業如何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話題。波斯語教學和相關人才培養在歷史上一直占據著關鍵地位,北大波斯語專業為我國外交輸送了大量人才。中伊關系發展迅速,中伊外交關系進入蜜月期,雙方在文化、經貿等方面有廣泛合作。波斯語教學需求量大大提升,畢業生對口就業逐年攀升。未來機會將會是井噴式的。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摘要:北大波斯語專業發展歷程及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訪談。他表示學習波斯語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波斯文化底蘊深厚,伊朗在中東是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他希望更多人學習波斯語,為中國人介紹伊朗。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第04版:第04版
?無標題
摘要: 【編者按】12月3日,2017年度“羅德中國獎學金”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北京大學的侯逸凡和李雨晗位列其中。羅德獎學金從2015年進入中國至今,共有四名北大畢業生獲得這一榮譽。本期羅德學者訪談記,讓我們一覽今年兩位羅德學者的風采和情懷。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
摘要:北京大學羅德獎學金獲得者雨晗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做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團隊還培訓牧民成為生態保護員和自然體驗之旅的向導和接待家庭。她相信動物保護需要更多人的關懷與參與,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展示三江源的美景,通過潛移默化影響他人。雨晗熱愛動物保護事業,心之所屬由來已久。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3-08
摘要:文章介紹了國際象棋大師侯逸凡的成長經歷和人生規劃,她通過學習國際象棋培養了強大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素質,并成為羅德學者前往牛津攻讀教育學碩士,致力于中國殘障和困難兒童的教育。她的話語里洋溢著自信與熱情,落子無悔。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