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除舛誤,由“一帶一路”走近波斯語
訪北大西亞語系主任時光副教授
期次:第1468期
作者:■ 校報記者 許天怡 查看:381

從1957年到2017年,北京大學波斯語言文學專業已經走過了一個甲子的歷程。當今,在“一帶一路”政策提出的新形勢下,波斯語、波斯語專業如何發揮更大的作用?本報記者對北京大學西亞語系主任時光副教授進行了專訪。
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是世界上主要運用波斯語交流的國家。在新中國建立之后,我國外交從零開始,缺乏大量外語人才,尤其是小語種方面的人才。北京大學的波斯語專業就是在此時建立的。時光介紹道,當時國內還沒有波斯語教學的條件,但當時阿富汗和我國較早建立外交關系,幾位在國內高校英語專業就讀的學生受國家委派前往阿富汗喀布爾大學學習波斯語。第一批波斯語專業學生畢業后,有幾位畢業生都被派到了外交部工作,其中一位后來又返回北大任教,他就是曾在阿富汗國王查希爾訪華會見毛澤東主席時承擔過翻譯工作的葉奕良教授??梢哉f,波斯語教學和相關人才培養從新中國建立之初,就在外交中占據著關鍵地位。
北京大學波斯語專業為我國外交戰線輸送了大量人才,曾擔任中國駐伊朗大使的華黎明先生就畢業于北大波斯語專業。中伊外交中也一直活躍著大量北大的波斯語專業的畢業生,在協調中國和伊朗以及周邊國家關系、執行外交政策時做了出色的工作。
由于國際局勢和歷史問題,波斯語系畢業生的去向也更偏重伊朗。中國目前在外交和經貿方面都與伊朗有多方合作,目前中國也是伊朗第一大進口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的幾年來,中伊關系發展極為迅速,中國逐漸打開伊朗市場,出口范圍也從小商品、低端商品發展到大型工程、機械項目。中伊外交關系也逐漸進入蜜月期,兩國高層間簽署了一些大型項目協議。時光對中伊未來外交、經貿方面的發展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同時,在文化上中伊之間也在不斷增進交往。伊朗本身重視對外的文化交流,而我國擁有波斯語專業的高校也越發重視伊朗文化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在官方上,中國外交部、文化部等相關部門也和伊朗達成了一些文化方面的協議。伊朗在中國春節前夕還會舉辦中國文化節,宣傳中國文化風俗。在簽證方面,伊朗對中國實行較為方便的落地簽,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把伊朗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備選項,這個過程中,民眾對伊朗的誤解也在逐漸消除。時光認為,我國重視與伊朗的外交關系,不僅僅是因為伊朗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更因為中伊對相關重大問題的相近看法和立場,把伊朗納入到“一帶一路”中,對周邊地區乃至全球的發展穩定都很重要。
從歷史來看,中伊交往自公元前 2 世紀張騫通西域就開始了,至今兩千多年,中伊長期互為友好鄰邦,沒有過一次戰爭。時光也向我們澄清,伊朗文化不等同于伊斯蘭文化。雖然伊朗目前受伊斯蘭文化影響較深遠,但伊斯蘭教興起是在公元 7 世紀以后,在受伊斯蘭文化影響前,中國已經和伊朗有了八百年左右的文化交往。古波斯帝國在公元前500 年左右已經建立了,作為伊朗的傳統文化,和西亞其他地區的文化特性仍存在一定差異,伊朗目前也更想突出其本土的伊朗-波斯文化。而我們和伊朗文化的接觸也并非總在宗教上,維度是非常廣闊的。時光以語言為例:“新疆飯店里的 ‘馕’ 實際上就是波斯語。而我們傳統樂器 ‘嗩吶’ 一詞,也是從波斯語傳過來的。類似還有很多波斯語詞匯,都進入了中國與漢語。也有很多漢語詞匯傳入了波斯語,比如 ‘茶葉’ 一詞,在波斯語中被稱為 ‘chay’(音譯)”。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時光認為,對于波斯語教學一個明顯的改變是開設波斯語的高校大量增加,可以看出,對波斯語人才的需求量大大提升了。在波斯語本科生就業方面,對口就業的畢業生也在逐年攀升。
但時光坦言,“一帶一路”倡議牽扯國家眾多,目前還缺乏專門針對波斯語、針對伊朗等波斯語國家的具體項目。不過,波斯語教研室和北大的諸單位、教研室之間的合作項目大大增加了,對絲綢之路的研究項目也更受重視了,這從申報項目的數據上可以得到直接體現。外國語學院與北大其他院系共同開展了區域國別研究,共建“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如波斯語教研室的部分老師參與了有關東方國家詩歌的翻譯項目、東方國家近二十年來的文學獎項歸納整理等課題項目。時光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展開,未來的機會將會是井噴式的。
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北大的波斯語系又有著獨樹一幟的重要性。時光介紹道,首先,北大波斯語教學中培養的一些方向、教學重點與其他高校相比有一些區別,強化對伊朗文化、波斯文學的教學。北大畢業生出去之后無論做伊朗相關的何種工作,交流的時候有一些特別的優勢。波斯語教研室的教師隊伍近年也吸收了國外和國內的優秀博士畢業生,教學體系非常完整。波斯語作為冷門語種,北大現在是國內唯一有博士生招生資格的學校。北大培養大量波斯語人才,在各領域為中伊兩國和其他波斯語國家進行高質量服務。第二,北大波斯語教研室的教師們發表和出版一批相關文章和書籍,這不僅是為了促進專業內部波斯文化研究,更是為了讓全國人民增進對伊朗等國的了解。時光說,現在中國普通人對伊朗了解還不是很多,還是有許多誤解的。一些去伊朗旅游的人常常因將伊朗與伊拉克等地區混淆而產生“伊朗局勢太亂”的質疑,但其實伊朗在中東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安全的。有關對伊朗的質疑和誤解,波斯語專業學者具有進行澄清的責任。
時光認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不僅是為了和其他國家建立商貿、政治方面的來往,也是為了讓中國的老百姓更多地面向世界,了解世界各國的真實情況。同樣,對于伊朗而言,對中國的了解也并不深刻,很多伊朗人對中國的印象停留在上世紀 80 年代甚至更早的時期?!耙粠б宦贰闭邔τ谥幸羶蓢?、及其他相關國家,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在增加了解、增強互信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題圖為德黑蘭自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