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tvblx"></video>

  • <form id="tvblx"><span id="tvblx"><track id="tvblx"></track></span></form>

      <form id="tvblx"><pre id="tvblx"><noscript id="tvblx"></noscript></pre></form>

        <em id="tvblx"><source id="tvblx"></source></em>
      1. 李國平: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的六大對策

        期次:第1473期    作者:校報記者 夏昕鳴   查看:394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教授撰寫了《京津冀區域發展報告(2014)》,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區域發展,提出了六大戰略對策。報告指出京津冀三地應明確功能定位,加速推進區域合作進程,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促進協同創新,提高輻射效應,建立協調機制等,為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和參考。該報告的主要內容被納入相關政策規劃中,并獲得廣泛關注和討論。



        李國平教授 李國平教授



        李國平教授為北大與北京市政府共建機構——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研究,是研究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著名學者之一。自2000年起,李國平從中日首都圈對比入手,進行京津冀首都圈的研究,撰寫并出版了《網絡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間發展新戰略》《首都圈——結構、分工與營建戰略》等著作。
        2014年7月13日,北京大學舉辦了“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研討會暨《京津冀區域發展報告(2014)》發布會”,來自教育部社科司、北京市相關部門、北京大學等高??蒲袡C構、科學出版社等專家參加,與會專家高度評價該研究成果。此后,《京津冀區域發展報告(2014)》(科學出版社)在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比中獲一等獎。
        《京津冀區域發展報告(2014)》是全面研究京津冀區域發展的綜合性報告,是北京大學承擔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展報告資助項目的重要成果。該報告在歷史數據和現實資料的基礎上,以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結合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在分析京津冀區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及取得的成就基礎上,聚焦日益受到高度重視和關注的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全書分為總論篇、綜合篇、地區篇和專題篇共計4篇8章,綜合評估經濟生產、社會生活、環境生態等發展現狀及所面臨的問題,重點分析了京津冀產業合作的現狀、趨勢和路徑,并明確了京津冀兩市一省的功能定位,進而提出了全面推進京津冀區域一體化快速發展的六大戰略對策。
        1、明確京津冀區域及三地的功能定位
        考慮到京津冀共同面對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北京特別是北京市中心城區要“去功能化”,兼顧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與高端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城市經濟功能,產業功能以總部、研發和銷售為主,非核心的生產制造功能應漸次退出。天津要“去加工化”,在適度發展現代制造業的基礎上,需加快壯大服務業,實現服務和制造雙輪驅動,突出其生產研發和加工制造的產業功能,并在部分優勢行業承擔一定的總部功能。河北要“去重型化”,加速從重化工業向加工業和服務業的轉型,重點發展現代制造業、綜合服務業、原材料工業和現代農業,產業功能以生產制造為主,并在部分優勢行業(主要是原材料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承擔生產研發功能。
        2、加速推進京津冀區域合作進程
        推進京津冀地區的快速發展,應當圍繞區域規劃、產業功能互補合作、快速交通網絡構建、生態環境治理、資源及能源合作開發等關鍵領域,全面推進京津冀區域合作進程。
        3、穩妥推進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優化區域功能布局
        首先疏解北京中心城區功能,加快北京副中心和新城建設,進一步完善“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在市域內形成多中心空間發展格局。同時在京津冀地區努力構筑“一主一副、三軸、四區、多中心、網絡化”的空間發展格局,在京津冀地區打造若干個區域功能中心,從而實現首都非核心職能的疏解。
        4、加速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
        圍繞京津冀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兩市一省科技創新功能定位,優化科技創新資源和科技園區布局,建設京津冀區域科技創新“一中心、兩核、三帶、多園區”,形成中心引領、兩核驅動、三帶輻射、多園支撐和優勢互補、對接產業的區域科技創新格局。
        5、加速推進北京對周邊地區的輻射效應
        重點強化北京作為區域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著力提升城市的國際交往功能、文化中心功能、科技創新功能、國際金融功能、國際商貿功能和國際旅游功能,依托強大的科技創新優勢、金融服務優勢、信息服務優勢和商務服務優勢,全力打造國家創新城市和生產性服務業城市,顯著增強對津冀地區以及國內外其他地區的輻射帶動和影響作用,引領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
        6、加速建立健全京津冀區域協調機制
        京津冀地區的發展,一方面有賴于一批重大項目的具體運作,另一方面也有賴于創造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區域合作機制,促進市場作用的發揮。應高度重視區域合作機制創新,形成推進京津冀地區快速發展的機制保障。
        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需要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空間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也需要三省市之間不斷加強在產業、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分工協作?!毒┙蚣絽^域發展報告(2014)》從明確功能定位、加速推進京津冀區域合作進程、穩妥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提高首都對周邊的輻射效應和建立京津冀區域協調機制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全面推進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的戰略對策,這些觀點呼應了北京建設世界城市與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政策背景,有助于為京津冀三省市相關部門制定城市發展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落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創新驅動發展部分等提供決策支持和參考。
        該報告的主要內容被納入科技部委托承擔的《京津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戰略研究》之中,曾通過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先后向《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編制組提交了《專題研究報告》和《專題規劃報告》,其主要內容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得以體現。此外,北大首都發展研究院還提交過兩份咨詢報告(《基于水資源承載力的京津冀人口空間布局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北京人口疏解的對策》)報送至北京市委辦公廳,其成果分別在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信息》內刊上刊登。該報告的主要內容及觀點曾多次在發改委等國家部委、京津冀三省市以及中國地理學會等相關研究機構主辦的研討會、論壇及學術會議中展開介紹,引起了相關政府部門及學界的廣泛討論,獲得全國各級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曾被新華網、《中國日報》、河北衛視等國內多家新聞媒體發布及轉載,也應邀在香港衛視、《大公報》等境外媒體上發布相關內容和觀點。
        報刊導讀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