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第01版
摘要:北京大學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旨在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與科學體系,加強和推動研究院建設和發展。多位知名學者和單位領導出席了成立大會。會議對研究院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北京大學寒假戰略研討會在中關新園召開,就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學校各領域工作進行討論,會議還對即將到來的120周年校慶籌備工作進行了介紹。林建華對相關問題和思路進行進一步梳理和概括,以優異的工作成績迎接校慶。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李克強同志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于2023年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李克強同志搶救期間和逝世后,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韓正、胡錦濤等同志,前往醫院看望或通過各種形式對李克強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為悼念李克強同志,11月2日,首都天安門、新華門、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各邊境口岸,對外??崭劭?,中國駐外使領館將下半旗志哀。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同志的遺體,2023年11月2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莊嚴肅穆,哀樂低回。正廳上方懸掛著黑底白字的橫幅“沉痛悼念李克強同志”,橫幅下方是李克強同志的遺像。李克強同志的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韓正等,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李克強同志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李克強同志的遺體三鞠躬,并與李克強同志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胡錦濤送花圈,對李克強同志逝世表示哀悼。黨和國家有關領導同志前往送別或以各種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李克強同志生前友好和家鄉代表也前往送別。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北京大學塵肺病人關愛社在寒假開展實踐活動,探訪塵肺病患者,并到中學進行塵肺病知識科普。實踐團成員在路上留下足跡和感人故事,北大人投身社會實踐,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第02版:第02版
摘要:北京大學舉行2017年度理工科科研情況通報會,肯定科研成果,并指出今后發展重點,強調了創新能力、科技前沿和跨學科協作的重要性。學校領導還提出建言獻策的建議,希望各院系和職能部門在即將召開的科研工作會議上參與討論。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北京大學校報創刊100周年座談會在北大舉行,各方代表熱烈祝賀并研討了如何辦好校報。校報是重要的輿論陣地,要發揚優秀傳統,傳承北大歷史,同時加強學生記者隊伍建設。學校將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辦好校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率團訪問德國、奧地利高校及研究機構,并與相關機構進行深入交流,取得進一步合作進展。同時,北大也獲得了多項科研成果獎和榮譽。此外,北大還舉辦了座談會,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迎來建院100周年華誕,舉行紀念大會,回顧醫院百年發展歷程,表彰先進個人和集體。院長表示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加快發展,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在北京大學揭牌,旨在促進中美青年創新創業培訓和科技文化體驗交流互動。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和美國駐中國大使泰里·布蘭斯塔德出席儀式并表示成立該中心是美中社會和人文對話的重要成果。北大也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國際化。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第03版:第03版
?無標題
摘要: 編者按:2017年9月,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經市委市政府審定,公布獲獎名單,北京大學共有27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20項,獲獎總數位居各申報單位之首。本期校報選登其中兩項獲獎成果,以饗讀者?! ”本┦姓軐W社會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教授撰寫了《京津冀區域發展報告(2014)》,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區域發展,提出了六大戰略對策。報告指出京津冀三地應明確功能定位,加速推進區域合作進程,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促進協同創新,提高輻射效應,建立協調機制等,為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和參考。該報告的主要內容被納入相關政策規劃中,并獲得廣泛關注和討論。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李溪教授的著作《內外之間:屏風意義的唐宋轉型》探討了屏風的歷史變遷及其在思想史中的影響,展示了其作為權力符號和藝術載體的作用。該書將學術性和文學性結合,語言風格清新生動,作者謙虛地表示這次獲獎更像是個鼓勵。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科研團隊利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觀測數據發現一類新的太陽系外行星族群——熱海星,大小與海王星類似,平均大小約4倍地球半徑,但大小分布廣泛。研究團隊認為其物理結構與海王星不同。熱海星為揭開熱木星和其他短周期行星起源提供了新線索和研究方向。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的戴志飛教授設計合成的兩親性氟尿苷-喜樹堿共軛化合物(JCFC)納米膠囊,可自組裝形成具有類似脂質體雙層膜結構的納米膠囊,載藥量高達60%以上,可在各種生理緩沖液中穩定分散,且可避免藥物分子在循環過程中的泄漏。該納米膠囊可顯著被癌細胞攝取,并可在酸性微環境和酯酶的作用下釋放抗癌藥物。相關論文已在線發表于《先進材料》。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第04版:第04版
摘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土耳其博德魯姆的摩索拉斯陵遺址和其歷史背景,講述了卡里亞總督摩索拉斯與其妻子阿爾忒彌西婭的愛情故事以及其所處時代的政治軍事狀況,最后描述了作者參觀遺址時的感悟。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文章講述了作者對家鄉河北一集市場的深厚感情,以及離開故鄉后對故鄉的思念和期待。作者對家鄉的認同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強,對故鄉的物質變化和獨特話語權感到欣喜。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懷念已經根植在身體里。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江城子
摘要:【編者按】本詞為厲以寧教授在2016年八十六歲生日時所作的自敘詞。當初豈敢少年狂?下沅江,出湖湘,負笈京華,治學識同窗。早遇恩師勤指點,知正誤,永難忘。而今學子已成行,著書忙,似墾荒,雖過八旬,敬業在課堂。試問平生何所愿?青勝藍,滿庭芳。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
摘要:作者分享了他在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毛澤東管理思想高級研修班的學習經歷,包括在紅色教育基地和革命圣地開展實踐教學,研討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學員企業建設、社會主義民營企業發展乃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代價值與現實意義。他還分享了幾首學寫的小詩和學填的詞句。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