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沙人文交流的里程碑
——林豐民教授講述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背后的故事
期次:第1485期
查看:576

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外景 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外景 李香花 李香花 攝 攝

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一樓閱覽室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一樓閱覽室 崔嘉楠 崔嘉楠 攝 攝
■ 校報記者 崔嘉楠
坐落在未名湖南岸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公共圖書館北京大學分館暨北京大學古籍圖書館(以下簡稱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外觀承襲了燕園建筑一貫的中式傳統風格,內部則采用了柔和而富麗的色彩搭配和極具阿拉伯風情的裝潢設計,相映成趣,美輪美奐。
早在2006年,時任沙特國王阿卜杜勒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便已提出在中國建設圖書館分館的設想;三年后,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沙特期間,兩國簽訂了中沙五項合作協議,其一便是《關于在北京大學建立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公共圖書館分館的諒解備忘錄》;2012年,時任總理溫家寶訪問沙特,與沙特簽訂相關執行協議;2015年,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奠基儀式舉行;2016年2月正式投入建設;2017年3月17日圖書館正式落成,正在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沙特國王薩勒曼出席落成典禮;2018年3月30日,圖書館舉行開館典禮,正式對外提供閱覽服務。
作為圖書館籌劃、建設過程中的參與者之一,北大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主任林豐民教授親身見證了這一跨國承諾的兌現。本報記者采訪了林豐民教授,請他講述中沙“十年之約”背后的故事。
結緣北大,十年相約
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是沙特阿拉伯的開國國王,以其名字命名的非營利公共圖書館在沙特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坐落于沙特首都利雅得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公共圖書館在全世界共設有兩個分館,除北大分館外,還有一個分館位于摩洛哥的達爾貝達(即卡薩布蘭卡)。北大分館是沙特國王圖書館在全世界非阿拉伯地區設立的第一所分館。
最初,分館的選址并不在北大。沙特代表團來華考察選址期間,來到北大進行學術講座和交流。林豐民回憶道:“當時阿拉伯語系的學生們在認真聆聽完整場講座后,十分積極熱情地用流利的阿拉伯語與代表團討論問題、交流想法,沙特的客人們對北大有這么多學阿拉伯語的學生,而且還能跟他們用阿拉伯語進行交流感到非常高興?!?br>北大阿拉伯語系始建于1946年,是國內高校建立最早的阿拉伯語專業。該專業培養出的阿拉伯語人才遍布外交、商業、新聞、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各行各業,與沙特的學術交流合作成果豐碩。扎實的學科基礎,深厚的學術底蘊,優秀的研究團隊,北大阿拉伯語專業的實力和學生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沙特代表團的成員們。沙特國王圖書館副總監載德博士說:“北大是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中國的國立大學。它不僅在中國聞名遐邇,而且在全亞洲乃至世界范圍內都享有盛名?!?br>北京大學圖書館致力于為世界各國家、各民族提供文化交流的空間,促進世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但同時北大圖書館也長期面臨著書籍日益增多而空間不足的問題。經過中沙雙方的權衡與協商,最終確認沙特國王圖書館分館選址北大,并確認在沙特國王圖書館分館的基礎上建設全新的北京大學古籍圖書館,二館合一,從而推進兩國學者的深入交流,創造兩個文明的匯集點。
中沙雙方都高度重視圖書館的各項事務與細節,北大的校領導、國際合作部、外國語學院和北大圖書館的老師們更是全情投入,為圖書館的建設東奔西走。這十年里,沙方與北大之間的磋商和會談大大小小不下30次?!拔覀冋勁械膬热莅ǚ逐^的裝修風格、分館理事會的組成、負責人的人選等問題,這其間有一些曲折和爭議,但欣慰的是,最終都達成了雙方滿意的結果?!睆奶岢鰟幼h到正式開館,十年之約,愿景終化作現實。
中沙文化的匯聚與交融
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總建筑面積達1.3萬平方米,共分六層。其中地下一層至地上二層作為沙特館,配有閱覽室、報告廳、展覽廳等公共空間,主要用于20余萬冊沙特紙質圖書的展示和世界性文化交流活動的承辦;地下二層、三層以及地上二層、三層則作為古籍圖書館,用于存放、管理、編目和修繕北大圖書館現存的150萬冊古籍文獻。
沙方計劃共捐贈20萬冊阿文圖書,目前第一批2.3萬冊圖書已經入館。這些圖書經由沙方挑選、中方審核、海關查驗后,從位于沙特的總館運到北大,涉及了語言、文學、歷史、文化、社會學、藝術學等眾多門類。林豐民在談及這些阿文圖書的價值時提到,“原先收藏于北大圖書館和外院分館的阿文書籍僅一萬多冊,且都比較老舊,已逐漸不能適應學術研究的需要。此次沙方捐贈的大都是近些年新出版的書籍,且數目巨大,這將會對我們開展阿拉伯文化研究、對學生們的學習都有很大裨益”。未來圖書館內的藏書將不僅面向北大師生,還將與國家圖書館實現館際互借,并提供電子檢索服務,為更多中國民眾提供閱讀資源。
沙特國王圖書館之于中沙,絕不僅是藏書、借書而已。正如載德副總監所言,“這座圖書館旨在促進中國同阿拉伯世界間的文化與學術關系,它是根植于中阿文明和文化之間的溝通橋梁”。開館典禮當天,由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主辦的“東方智慧——中沙書法文化交流展”開幕,展覽以文字作品、文獻實物和多媒體技術等手段展示了中沙書法的核心理念、藝術特色、經典作品等。林豐民介紹道:“當天的展覽采用VR技術展示了中沙雙方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文明成果,一進展廳,就令人徜徉于兩種不同的文化氛圍當中。中沙書法藝術的碰撞與對話也很震撼。另外,還分別設置了中沙書法的寫作臺,邀請書法名家進行現場創作?!?br>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作為中沙人文交流的重要項目,將沙特書籍與中國古籍匯于一處,將阿拉伯學者與中國學者聚于一堂,為中沙文化的交流互鑒創造了一個最為直接的對視空間。
民相親,心相通
事實上,北大與沙特間的緣分已有30年之久。1987年,伊斯蘭世界最高權威出版機構——麥地那法赫德國王古蘭經印制廠出版了一冊《古蘭經》全譯文中阿對照本,并發行到世界各地,成為迄今為止全球影響最大的《古蘭經》漢譯本,而這本書的譯者正是北大阿語系的創建者馬堅先生。林豐民還回憶道:“早在1990年前后,沙特的一個基金會出資在北大外文樓修建了一個語音實驗室,并添置設備,供我們阿語系學生使用?!?br>自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落成以來,國際交流活動日益增多。許多國際政要和友人在來訪北大期間,也都表示對圖書館很感興趣。林豐民本人就曾陪同泰國詩琳通公主、沙特國王大學校長拜德蘭·奧馬爾博士等貴賓到圖書館參觀,并向他們介紹圖書館的情況和北大阿拉伯語的教學工作。
今年3月底,沙特青年代表團一行20人訪問北大,參加中國-沙特青年領袖交流項目,中沙青年代表們就兩國文化藝術現狀、熱點政治問題、雙邊文化交流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出席了30日的開館儀式。圖書館總監費薩爾閣下與沙特阿拉伯駐華大使圖爾基閣下接見了雙方青年代表。費薩爾閣下作為沙特國王的文化顧問,稱贊了此次活動的合作成果,圖爾基大使希望沙中青年能以國王圖書館為平臺,促進雙方的文化交流。4月,科威特青年代表團訪問北大,中科兩國青年們在圖書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見面會,并在圖書館副館長阿比德的帶領下一同參觀了中沙書法文化交流展。
除了定期的青年交流項目外,翻譯中阿圖書、發布中阿雙語文化期刊、開展阿語教學培訓、開展阿拉伯文化研討會等項目,未來都將被提上日程?!鞍⒗Z系也非常期待與圖書館能有更多的合作,一方面有助于我們的教學和科研,另一方面也能為中沙的文化交流作出我們的貢獻。”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這里的心相通就是文化的相通,文化的交流、文明的互鑒。
在新時代共建“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在“沙特2030愿景”的促成中,中沙雙方離不開政治互信與經濟融合,更離不開人文交流。近年來,中沙友誼合作之樹日漸枝繁葉茂:沙特首次在華舉辦出土文物展;兩國簽署了首個旅游合作協議;中沙聯合考古隊在紅海之濱塞林港遺址進行聯合發掘,為昔日的海上絲綢之路尋找歷史文物的印證;沙特國王大學開辦中文專業,組織學生來北大交流學習,沙特也有望于今年迎來第一批中國公派漢語教師。
“沙特與我國雖然1990年才建交,但兩國關系發展非常之快。沙特國王圖書館北大分館的建立,應該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會成為中沙交流與合作的一個亮點,也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绷重S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