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第01版
摘要:北大分校沙特國王圖書館已建成開放,是中沙文化交流的重要項目。館內藏有20萬冊沙特書籍和北大古籍文獻,舉辦書法文化交流展等活動,吸引了許多國際政要和友人參觀。中沙雙方未來將繼續開展合作,促進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代表學校黨委捐贈黨費70萬元給彌渡縣,并前往當地調研定點幫扶工作。北大創新幫扶方式,采用“全校動員、統籌資源、院系對口、智力幫扶”原則,幫扶內容不斷得到拓展和豐富。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北大校園開放日活動在邱德拔體育館舉行,包括招生信息發布會、開放日集中咨詢、校園參觀和院系實驗室及圖書館等深度體驗?;顒友垉炐闱嗄陮W生加入北大,培養多樣化人才。同時,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影分享了如何培養理性人才的理念。今年校園開放日活動也展示了北大科技實力和醫學教育。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 本報訊5月18日晚,由北京大學學生會主辦的2017—2018年度北京大學拉卡拉杯劇星風采大賽決賽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眾廳落下帷幕。進入決賽的四支劇組演繹的原創話劇,讓現場觀眾度過了一個精彩難忘的校園戲劇之夜?! D為“民國新編文明戲”《殺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第02版:第02版
摘要:北大師生參與發掘新疆通天洞遺址,填補新疆舊石器考古空白,為研究古人類演化發展提供重要資料。發掘工作面臨艱苦條件,師生們希望通過公眾考古吸引更多人參與。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劉穎課題組研究發現E3泛素連接酶KLHL22在哺乳動物氨基酸依賴的雷帕霉素靶蛋白調控中發揮作用,證明其對乳腺癌發生和機體衰老進程有影響。該研究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魏麗萍教授課題組在《PLOS遺傳學》在線發表研究成果,揭示合子后嵌合突變在人類發育過程中的來源和分布模式,并系統描述其差異。從來自健康捐獻者的器官樣本中檢測并驗證了164個不同的pSNM。其中,胚胎期pSNM集中在DNA復制早期的基因組區域,克隆擴張pSNM集中在DNA復制晚期的基因組區域。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 本報訊近日,據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國際會議第27屆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JCAI2018)通知,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趙東巖研究員和嚴睿研究員課題組的6篇論文被IJCAI2018錄用為口頭報告論文。這6篇論文的研究內容全部集中在智能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黃鐵軍教授團隊在科技博覽會上展示了超速全時仿視網膜芯片,可大幅提升信息處理速度,真正實現計算機視覺基礎。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第二屆“中國傳統出版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研討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傳統出版文化的現代轉換。會議期間,與會嘉賓還實地考察了北京模范書局雕版印刷工作坊,并就線裝書出版、傳統連史紙與版畫文創作品的開發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第03版:第03版
摘要:文章介紹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發展歷程,包括籌建生物學系和標本館、建立我國第一個生物標本室、合并三校生物學系成為國內最強的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更名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學院在學科水平提升、科研平臺搭建、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創新性人才培養、國際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同時,文章也介紹了學院教師和學生們的經歷和感受,見證了北大生命科學學科快速發展的階段。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圖片新聞
摘要:19311931年首屆北京大學生物學系畢業生年首屆北京大學生物學系畢業生恢復高考后生物學系首屆恢復高考后生物學系首屆((19781978級級))本科生本科生恢復高考后生物學系首屆恢復高考后生物學系首屆((19781978級級))研究生研究生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早在1918年,北京大學就開始籌建生物學系和標本館。1924年北大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生物標本室。1925年建立了生物學系。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三校的生物學系合并,成為國內最強的生物學人才培養基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本文介紹了北大生物學系的歷史和發展,描述了其改革措施和成果。該系從酒廠開始起步,歷經多次科研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在近年來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文章中也提及了丁明孝在學院中的工作和思考,面對老先生退休、青年學者扎堆等問題,如何進行管理和發展成為其關注重點。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北大生科院歷史悠久,老先生們的教育理念和特色傳統得以保持,專業設置也經歷了改革和變遷。近年來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發展迅速,科研實力和先進技術支撐,培養出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學人才有望成為一流大學的中堅力量。學生們準備好自己,主動成為變革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引領者。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晴回顧了她的學習經歷和學院近年來的發展,表達了對北大生命科學學科快速發展的感慨,并期待更大的發展。她講述了自己的科學夢想和追求,以及實驗室對本科生自由探索的支持和培養。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第04版:第04版
摘要:【編者按】自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大學并發表重要講話以來,北大青年深受鼓舞,在全校范圍內掀起了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5月22日上午,校黨委書記郝平與校高級團校團員青年面對面,共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到北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這篇文章是王昱博在參加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后,對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半年多來在高級團校的學習工作情況的感想和體會。他強調了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將學術研究與中國發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抱樸守拙、心靜如水的重要性,并表達了對未來使命的堅定信心。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楊岸蒲在北大藥學院學習期間,致力于藥物科學,經歷了實驗失敗和困惑,但受到前輩和榜樣激勵。他參與了社會實踐和產學研合作,成為安全用藥科普志愿者。他表示,在總書記精神的指引下,他努力成為充滿人文情懷、愛黨愛國的北大醫學人才,為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戰略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
摘要: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魏偉是北大登山隊成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并回贈旗幟給克強總理。登山隊以踐行北大精神為使命,以“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為鼓舞,希望更多普通人為實現理想而奮斗。珠峰攀登活動強調安全和集體重要性,并在整個過程中倡導環保理念。登山隊積極參與戶外社團推廣此傳統。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