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tvblx"></video>

  • <form id="tvblx"><span id="tvblx"><track id="tvblx"></track></span></form>

      <form id="tvblx"><pre id="tvblx"><noscript id="tvblx"></noscript></pre></form>

        <em id="tvblx"><source id="tvblx"></source></em>
      1. 求真學問,做實干家

        ·藥學院六年制研究生 楊岸蒲

        期次:第1485期       查看:138

        楊岸蒲在北大藥學院學習期間,致力于藥物科學,經歷了實驗失敗和困惑,但受到前輩和榜樣激勵。他參與了社會實踐和產學研合作,成為安全用藥科普志愿者。他表示,在總書記精神的指引下,他努力成為充滿人文情懷、愛黨愛國的北大醫學人才,為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戰略貢獻青春力量。



        楊岸蒲在進行載藥納米粒的制備實驗楊岸蒲在進行載藥納米粒的制備實驗



        習總書記在北大120周年校慶和五四青年節前夕,走進北大,叮囑我們要“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同學們都是心潮澎湃,為總書記的這番話所鼓舞。我也是特別激動,更是非常榮幸能在這里談一談我的想法。
        前幾天,我收到了博士錄取通知,馬上我將進行我的碩士論文答辯。在這幾年的本科、研究生生活中,我對“求真學問,練真本領”有切身的體會。我一直想做一名藥物科學家,也在為之努力著,但在實驗過程中,失敗卻是家常便飯。我們做實驗經常要養細胞、養動物,細胞還好,而用動物做實驗,經常會出現意外的情況。去年夏天,我養了幾十只小白鼠,有一天突然發現少了兩只,這一個月的實驗相當于白做了,后來知道晚上天氣過于悶熱,小鼠會非??裨?,它們之間打架,有被吃掉的危險。像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有些時候讓我們內心非常困惑,我也曾想過放棄。但好在藥學院有很多優秀的前輩、師兄師姐一直激勵著我,從我們的諾獎前輩屠呦呦老師,到我入學時認識的學生五四獎章獲得者、2014年和總書記座談的秦沖師兄,再到去年獲得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的司龍龍師兄,想想他們,不也在實驗過程中碰到過各式各樣的困難么,但最終,他們依靠智慧和毅力都渡過難關,求得真知。有榜樣,就有力量,在一代代藥學人的激勵下,在實驗室師兄師姐工作的基礎上,我也有幸作為共同作者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文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總書記叮囑我們要力行,要“知行合一,做實干家”。將科學成果發表在論文中,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最終,我們要將自己的論文書寫在祖國大地上。在本科擔任學生會主席的時候,同學反映想了解醫藥企業里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之后我聯系了江蘇的中國醫藥城,去做社會實踐。和同學們走出校園,去實踐,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廠里,付諸在藥物中,做到“行者知之成”。后來在學院和醫藥城的相互交流中,達成了產學研成果轉化的合作協議。一名藥學研究生,如果能看到自己流汗做出來的成果,經企業轉化,挽救了一些生命,這大概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了。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在學期間,我參加了學校的“鴻雁計劃”、高級團校的實踐團,同時,我也是安全用藥科普志愿者中的一員。人人都難免吃藥,很多人卻是憑感覺吃藥,一不舒服,什么藥都往嘴里塞,用錯藥的后果非常嚴重。起初,志愿者們想著我們是作奉獻的,利用自己的知識去幫助別人,那應該非常輕松啊,沒料到,有些地方道路不通,語言不通,還有不少人懷疑我們是推銷假藥的,大老遠就躲著我們走。克服了這些困難之后,在2016年的首屆全國安全用藥高峰論壇上,我得以有機會跟桑國衛副委員長、食藥總局畢井泉局長同臺討論藥品安全,這之后我們才意識到,每一項事業,不論大小,都是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干出來的,只有去干,才能知其不易,鍛煉自我,實現自我價值。
        求真學問,做實干家。在總書記精神的指引下,順應著北大醫學的建設潮流,我們青年學生一定珍惜學習時光,面向實際、深入實踐,苦干實干,努力成長為充滿人文情懷、愛黨愛國的北大醫學人才,努力在新時代干出一番事業,為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戰略貢獻青春力量!
        (楊岸蒲,曾任藥學院學生會主席,獲得北京市優秀學生干部、校一等學業獎學金、院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報刊導讀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