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筆談
以師生為中心加強作風建設

2024年11月,北大講堂所在的會議中心第四黨支部赴懷柔雁棲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秉h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圍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擔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在高校,作風問題的核心,就是要將以師生為中心的理念貫穿辦學治校全過程。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是學校重要的文化窗口和美育基地,始終以扎實的作風建設推動文化服務提質增效,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中彰顯擔當,積極助力實現培根鑄魂的育人目標。
自世紀之初運行以來,百周年紀念講堂從一座多功能校園劇場,逐步發展成為學校的文化藝術中心,成為師生接觸高雅藝術、開展美育實踐的重要平臺。這份緊密圍繞師生、一切為了師生的初心,承襲了自上世紀 50 年代“大飯廳”、80年代“大講堂”的優良作風傳統。近年來,講堂尤其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將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實際行動踐行“服從學校大局、服務廣大師生”的目標與承諾。
聚焦師生需求
找準作風建設著力點
踐行黨的宗旨,服務群眾,關鍵在于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在高校,加強作風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將師生訴求調研清楚、排查到位,繼而為師生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近年來,講堂創新工作機制,將師生需求作為工作的“風向標”。自2021年5 月起,講堂每月定期舉辦“一號座談會”,成為聯通師生的重要橋梁?!跋Mv堂在暑假多放映經典電影!”“下學期講堂可以多引進一些京劇傳統劇目嗎?”師生有所呼,講堂便有所應。能辦的盡快辦,難辦的想方設法辦。迄今舉辦了 30 多場座談會,在 300 余人次師生代表提出的“點子”中,不少已落地生花:全年近300場精彩演出活動,面向零基礎學生的藝術實踐課……每一項成果都飽含著講堂對師生的拳拳之心。
對于師生反映的普遍性、復雜性問題,講堂在學校統籌下組建專項工作組,深入一線把師生的煩心事、揪心事研究透徹,把講堂所做與師生所盼精準對接。曾讓師生頭疼的南門外賣亂放易丟難題,在2024 年5月“南門驛站”啟用后得到徹底改觀。這個由講堂牽頭改造的智能取餐點,不僅解決了收取外賣的衛生安全問題,還新增了水飲茶吧、文創展銷等功能,成為學生打卡的“網紅地標”。講堂還負責承接圓明園校區的管理運營,在這里,更多后勤員工住上陽光宿舍,健身房、圖書角等設施一應俱全,這群特殊的“北大人”感慨道,“在這住得舒心、我們干得安心!”
每年畢業季,講堂這座承載青春記憶的“大房子”是畢業生最留戀、必打卡的地方。今年6月,講堂特別策劃系列活動:中央歌劇院畢業季專場音樂會、畢業生拍照打卡、北大文創畢業大集……成為同學們離校前的特別禮物。國際關系學院的本科畢業生謝錦偉是講堂場務志愿者團隊的負責人,“前不久我完成了場地服務的‘畢業場’”,回顧這四年在“大房子”的志愿服務經歷,他滿是不舍,“講堂不僅是同學們觀看演出電影的場所,更是大家接受藝術熏陶的重要一站”。
打造有戰斗力的工作團隊
筑牢作風建設根基
打造有信仰、有能力、作風過硬的團隊是講堂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程。2022年底以來,講堂以“第一議題”制度為引領,開展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學習累計達127期。通過原原本本學、聯系實際悟,講堂干部將群眾路線內化為行動自覺,為更好服務師生找準“定盤星”。
2025年啟動的“種子計劃”,為青年員工成長搭建了“快車道”。首講時,來自講堂七個部門的 26 名員工,聆聽了以“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題的授課。運行保障崗位新人趙昂洋深有感悟,“以前覺得政治信仰很抽象,現在明白了,在我的崗位上,有信仰就是把師生的每一次期待都當做大事,用心服務保障好每一場演出”。
服務好師生,更要有專業的水準和開闊的視野。每年春秋兩季,演出策劃團隊都會組織前往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歌劇院等行業標桿院團交流。用眼看、用心記,同樣的劇目,不同舞者會賦予其獨特的藝術生命力。“同為芭蕾首席,不同演員的Fou?etté (揮鞭轉) 特點也不盡相同?!敝v堂的演出策劃要像院團的策劃一樣了解劇目、了解演員,負責統籌講堂藝術活動的陸瑩說道,“挖掘細節對我們演出策劃和宣傳極具啟發?!贝送?,團隊還主動“走出去”,奔赴塞北江南,與內蒙古藝術劇院接洽引進原創舞劇《騎兵》,攜手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蘇州昆曲劇院讓青春版 《牡丹亭》 走進北大……這些努力只為將更豐富、更專業的藝術演出引入校園。
練就服務硬本領
檢驗作風建設成效
舞臺上的燈光聚焦藝術,舞臺下的行動溫暖人心。作風建設的成效,最終體現在服務師生的現場。
講堂將“師生工作無小事”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實踐在經常,構建起“精準、精細、精品”的服務體系。在2024 年的教代會上,一位代表提出關于“演出現場秩序”的建議,催生出講堂“掃碼-響應-辦結”的現場服務鏈。如今,師生只需手機掃碼反映問題,服務團隊就會帶著解決方案現場辦理、解決,讓師生感受到貼心服務。
依托信息化平臺,師生反映的問題能夠得到快速響應、分級辦理,常規問題 24 小時內解決、重難點問題 48小時內辦理,確?!凹兄洹⑹率掠谢貞?。
2025 年 4 月,面對大風橙色預警,講堂啟動“3 天×24 小時”在線退票通道。工作人員堅守崗位,累計處理1901 件退票業務。面對部分校外觀眾不熟悉線上操作的情況,工作人員主動“一對一”電話指導。
講堂負責此次大風應急處置的單潔說,“連續三天,接打電話上百個,但看到這個就覺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她拿出一張 12345 市民熱線的表揚工單截圖,“主動聯系溝通退票事宜,處理問題迅速、態度友好、專業水平很高”的評價力透紙背。大風過后,不少師生觀眾通過各種渠道為講堂服務的“風雨無阻”點贊。這些來自師生的真摯反饋,不僅是對服務工作的高度認可,更激勵著團隊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打造有溫度的“講堂服務”品牌。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北大講堂將繼續堅守初心,以師生需求為導向,以更加扎實的作風、更加優質的服務,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為師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書寫作風建設新篇章。
(作者為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