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文章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必須依靠改革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需要深入把握和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特別是要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系統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協調。
-
健全因地制宜發展
該文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質生產力這一全新概念,通過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等為主要錨點,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展望了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生產的新時代,將帶領人類進入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
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新型生產方式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構建新型生產方式的關鍵,需要從唯物史觀和政治經濟學基礎理論的高度理解,不能停留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等表面層次上。同時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改變傳統部門和產業的勞動生產方式。數字經濟的發展也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相關理論問題。
-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七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合影[編者按]2024年12月14日至15日,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主辦的第七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成功舉行。來自全國206所...
-
保障數字經濟中的勞動者權益
數字經濟是一種新經濟形態,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面臨挑戰,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正在逐步擴大,對于健全數字經濟中的勞動者權益保障具有積極意義。
-
挖掘潛力,關注風險
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具有巨大潛力,促進雙方賦能。但需要關注潛在風險,如信息偏誤、算法歧視等問題。數字經濟技術發展需在具體應用場景中充分釋放,實體經濟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
大數據與金融科技應用:小型銀行是福還是禍?
本文闡述了在中國縣級城市銀行間的競爭和中小私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指出需要改革體制機制,放開存貸款利率定價,促進金融科技和大數據的應用與發展,以適應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
構建多層次的自主經濟學體系
本文強調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體系需要不同代際的學者、從業人員和青年學生接續奮斗,同時注意主流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雙重屬性。青年學者和經濟學剛入門的學生需要時間和經驗的沉淀,也需要社會各界資深人士的引領和指導,共同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體系。作者認為,青年經濟學者應該秉持開門搞研究的理念,并積極主動向相關人士請教學習,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建設貢獻力量。